我国虽是全球水产养殖第一大国,但是,作为水产养殖病害最佳防控措施之一的水产疫苗,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水产疫苗的研究以来,却一直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和相关认证准则。相比之下,国外如挪威、智利、日本等国的水产疫苗发展则已经相对成熟,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疫苗运作模式,
在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病害问题日益突出,使用抗生素等的药物治疗措施饱受争议的情况下,我国水产疫苗的生产应用为何迟迟没有大的突破,这其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深层原因呢?
●研制之难
据了解,一种水产疫苗从研发到正式用于生产,要经历近百余项的研发和生产环节,这也就导致水产疫苗的研发生产周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业内的一个普遍观点是,水产疫苗从研发到能用于生产,按照正常的流程走下来,没有10年时间的话很难能够完成。对于水产疫苗研发者来说,不仅仅要面临研制周期的大跨度的问题,还要考虑从哪里获得持续的研发资金的投入问题。
按照惯例,疫苗研发所针对的目标病害必须足以对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或者该病足以威胁到人类健康,才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或者一些企业认为有进行商业开发的必要,从而专门投入资金进行疫苗的研发。
但水产病害显然并不被列入此类,相比大农业包括畜牧业来讲,水产的受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历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少水产疫苗研制在缺乏经费的持续支持下,只能中途停下来,无法深入进行下去。
●中试之难
在2007年以前,我国还没有一家专门生产水产疫苗的厂家,大部分水产疫苗研发都只进行到了实验室阶段便宣告结束,从而制约了水产疫苗的中试转化。按照疫苗的研发流程,在突破实验室研发阶段后,还要找到一个通过GMP认证,有资质进行疫苗生产的生物制品厂家制备出产品后才能进入到产品的临床实验阶段,即业界通常所说的“田间试验”的中试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研的水产疫苗种类达55种,其中仅有8种疫苗进入田间试验阶段,其余23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24种疫苗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直到200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通过了农业部兽药GMP专家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个水产疫苗生产与中试基地,才结束了我国水产疫苗无法进入临床试验的尴尬局面。
此外,研制出来的疫苗效果是否稳定显著被认为是难以在生产上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疫苗在实验室能够取得很好的免疫效果,但是一旦用于实际生产,由于养殖条件、管理水平及养殖人员素质等因素造成疫苗的不规范应用,使得其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这也是制约我国水产疫苗标准化生产的一大因素。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我国水产养殖标准化的制约因素还包括疫苗接种的操作麻烦上。据了解,在水产疫苗的三种接种方式: 注射、浸泡和口服三种中,注射的技术最为成熟,但是操作起来也最为麻烦,需要先将鱼打起,然后再一条一条的给鱼打针,因而通常将其判为在鱼类免疫接种中实用性不强的方法。特别是在北方这种生产技术并没有被很好掌握。专家建议,连续注射器的应用和与计算机联合起来的自动注射等方式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此外,疫苗的标准化生产如果单靠企业难度将会非常大,要养殖者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共同推动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