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线》2010年11月4日完成台本
——美联储下猛药 开动印钞机搅动他国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水均益。
今天美联储,也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宣布了一项被称为是大胆而又冒险的举措,声明将在2011年年终之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对于美联储这样的一个举动,有的媒体形象的比喻为美国的印钞机再度开足马力高速运转,也有媒体形容为美联储再次拧开了灶前的水龙头。虽然美联储声称,推出这一政策的目的是要解决美国国内失业率过高,消费疲软等一些问题。但是很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举动,并且很可能会连累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说像我们中国,并且将通货膨胀蔓延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就这个话题,今天演播室我们请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副所长向松祚先生,还有我们的特约评论员叶海林先生。
首先一个问题向先生给我们解读一下,这次美联储推出这样一个所谓的猛药,或者说大胆而又有冒险色彩的一个举动,官名叫做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怎么解读,这是一个什么举动?
正在评论:美联储此刻为何选择重启“印钞机”?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人很会创造一些词,量化宽松一般人听不懂什么意思。通俗地讲,就是向经济体系多撒钱。伯南克有一绰号,他在国际经济学家有一个绰号叫直升机伯南克。怎么来的?2001年的时候,他给日本人上课。他说你们日本人的经济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行,就是因为你们的货币政策不够宽松。应该怎么宽松?你们应该开动直升机,把钱散到日本全国各地,都撒钱去,所以别人给他取一个绰号叫直升机伯南克。今天他自己终于驾着这个直升机,其实不是今天了,他早就驾过了,今天又重新把这个直升机驾起来去撒钱。
水均益:
为什么现在媒体说他等于是拧开了造钱的水龙头,或者说是开动了印钞机呢?
向松祚:
是重开,这不是第一次。开的时候是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他马上就打开了,2008年11月、12月,2009年的元月份都在打开。买国债是两个买法:一个国债就是美国财政部定期要拍卖国债,比如美国现在很多财政赤字,它的财政赤字每个月定期有一个拍卖程序。这个拍卖如果企业不买,个人不买,谁来买?就是他自己去买,美联储自己去买。这个直接把钱给财政部,财政部当然就会把这个钱存到银行去,银行的流动性就会增加,就会去消费;第二,他可以把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比如说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主要一个是贷款,一个是一些债券。他可以把这个债券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买的,银行它的现金就多了,流动性就多了,这样银行就有能力再发放贷款。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买国债,一个是使得长期利率很低,利率很低,当然可以刺激企业和个人去贷款。
水均益:
大家不愿意去存钱了。
向松祚:
对,不愿意存钱。第二个账目上的现金多了,流动性多了,银行理论上应该有能力多发放贷款。现在美国的经济最大的麻烦,8月10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发布的报告,美国现在最大的麻烦,为什么看到失业率很高,消费不正,投资也不正,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借钱,银行也不太愿意借钱,所以这个信用永远是一个下降的通道里面。
水均益:
但是为什么这次很多媒体把他的举动,这样一个政策认为是一剂猛药,而且甚至认为实际上是一场危险的赌博?
正在评论:美联储危险的赌博 美国是否迫不得已?
向松祚:
很简单,就是因为从2008年11月,其实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两个礼拜之内,伯南克是非常敢干的。以前他在当美联储主席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他的胆子大到什么程度?两个礼拜之内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增加到1.2万亿美元。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其实只有8000亿美元。他在2008年11月两个礼拜之内一下子增加到超过2万亿美元。这个就是通过大量购买一些垃圾债券,以前是不准买垃圾债券的,以前买的债券必须是投资级以上的。量化宽松这才是真正的猛药,他已经把以前的惯例,以前的准则全部突破了,然后买了大量的垃圾债券在他的账上,银行体系是大量的流动性,但是美国现在经济的问题并不是流动性不足,早已经不是流动性不足,而是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企业没有能力去借钱,家庭和个人也没有能力借钱,银行也没有能力去过多的放款,所以它的信用起不来。其次推进经济的主要不是货币,而是信用。这个猛药猛在哪里?他这个钱释放出去以后,银行不会把这个钱就放在银行体系上面,他一定会拿出一笔做事,这个钱会流到世界经济体系里面去。它会流到哪里去,主要是流到三个方向。
一个是会流到大宗商品市场,所以大宗商品的很多价格早已经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甚至更高了。黄金更不用说了,石油。
第二块就流到新兴市场国家,去赌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因为大家都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比如说像中国、像印度,像俄罗斯、巴西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肯定资产价格上升的速度就比较快,到那去赌,所以最近很多国家热钱,大家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
第三块就流到银行体系本身。所以最近这一段时间银行体系这些大银行他们怎么赚钱,就是靠交易。
水均益:
以您的观点来看,这一套猛药下去,这一套钱资金上去一撒以后,对世界是一个什么影响?
专家观点:伯南克正在加速毁灭世界
全球将迎来高通胀时代
向松祚:
我觉得伯南克实际上是加速毁灭这个世界。什么叫毁灭这个世界呢?他这个钱出去以后,伯南克自己讲,我以后可以收回来。但是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资深经济学家都讲,他是不可能很容易收回的。未来全球的
通胀是会非常严重的。大宗商品一起来,马上会传导到今后所有的商品。另外资产价格会起来,资产价格不仅仅是股票,不仅仅是房地产,甚至几乎所有的资产价格都会起来,这个起来它一定会传导到真实经济里面去。
水均益:
我还想到一个问题,因为中国买了美国很多的国债,现在要一印钱,不就美国贬值了吗,毛了吗?
正在评论:量化宽松政策成定局 外储 热钱 考验中国
向松祚:
这是美国希望做的,就是美国其实搞量化宽松的一个核心目的,这个目的他不会公开讲的,就是要转嫁它的金融危机的负担,或者成本。实际上等同于是向全世界征税。我搞通胀,美元是全世界的一个储备货币,美元是全世界都用,美联储实际上相当于是全世界的一个中央银行,所以它增发货币,这个通胀很奇怪,我刚才讲这个钱是流到三个地方去的,美国现在没有通胀。现在有通胀是哪些?是新兴市场国家,因为是大宗商品起来以后,把价格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了,所以通胀首先在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美国还没有。长期而言,美国也会忍受通胀的代价。但是美国它想,先让你们承担这个负担,以后我再承担。
水均益:
我们来听听叶先生的观点,我个人的感觉,比如说美元贬值,是不是我们原来前一阵老逼着人民币汇率要升,这方面压力就会自动地减缓一点?
专家观点:美元贬值不会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叶海林 本台特约评论员:
其实不会,我觉得美国政府绝不会因为美元贬值,而就放松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要求。实际上美元的滥发货币对人民币会造成相反三方面更大的压力。
第一个,就是大宗商品涨价了,我们购买压力肯定要更加加大。
水均益:
咱们中国老百姓买石油,买汽油。
叶海林:
现在我们什么都涨,我们连康师傅方便面都涨。还有一点也要考虑到,就是美元的适时贬值,就算我们维持现有汇率不变,我们也是在承受着升值的压力的,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美国会动用一切宣传机器,把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这两个问题分开,然后来逼着人民币该升值还要升值,这就是为什么日元现在一路对美元还在走高,这个走高不完全是因为美元在贬值,而是美国有办法让日本不得不把它的日元升起来。对于中国来说,还好我们不是美国的盟国。相对来说,美国人对付日元的办法,比它对付人民币的办法要多一些,但是问题是一样的,就是共和党执掌了国会以后,至少是执掌了众议院以后,相信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一定不会因为自己的汇率贬值了,就对人民币放过一马,他还会加大对我们升值的压力。
水均益:
比如说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我们在这一轮,伯南克直升机一撒,6千亿美元,到明年6月份的时候,这6千亿美元流动在全世界,人家就说了,通货膨胀。
正在评论:量化宽松政策成定局 外储 热钱 考验中国
专家观点:量化宽松无助于提正美国经济快速复苏
向松祚: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6千亿只是第一阶段,他们并没有说到明年6月份就不买了,以后还有可能买。其实美联储以后的历史会说明,伯南克其实受政治压力。因为现在美国失业这么高,奥巴马马上要面临2011年要准备选举,2012年要大选,所以他现在怎么办?伯南克每年说必须要做点事,其实这个量化宽松对于提升美国经济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为美国的经济主要是个结构性的问题,它的工资福利这么高,它的人口结构,它的劳动力结构市场很僵化,动不动就要罢工,它的产品质量,它的很多产业方面,欧洲人都讲,美国生产的汽车,生产的很多东西油耗又很高,他怎么能够出得去。其实奥巴马倒是看到问题,所以他要讲,要振兴美国的制造业,振兴美国的产业,但是这个要很长时间。所以他现在搞量化宽松,希望在短期内能够把经济刺激起来。但是这个刺激,对于美国提正经济是没有帮助,但是对其它国家,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些新兴市场国家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一个是通胀压力,我们一直讲的;第二个,热钱进来,你的货币政策很难办。你怎么办,就是一个小……
水均益:
一方面还得捂住了自己的钱袋子。
正在评论:新兴国家将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泡沫
向松祚:
比如说全球是一个大水池,货币是水,我们中国是一个小水池。我们现在通胀已经很严重了,现在通胀预期在中国什么都在涨,以前有“逗你玩”、“算你狠”、现在“唐高宗”了。都在涨的时候,我们现在想加息,收缩国内的货币,但是大池子在外面不断往里面流。怎么办呢?现在我们还必须要有些办法,除了我们加息以后,我们还必须要把这个汇率稳定住,我们还必须要管住这个热钱,还是加强管理,现在我们还没办法承受这个大池子的水拼命地往里面灌,这个压力会承受不了的。
水均益: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个举动真是又大胆、又冒险,而且像有的专家所说的损人不利己。这个话题我们就谈到这,我们《环球视线》稍后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