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9年前的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登出了《一般女士征求如意郎君的标准》,如今稍加理会,竟不免有隔世之感。当年的“标准”如下: 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三、高尚的人格;四、风姿潇洒,身体壮健。精神饱满,服饰洁朴;五、对于女子的情爱,专而不滥。诚而不欺;六、经济有相当的独立;七、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八、有创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
这世上,征婚也好,相亲也罢,其表现绝非只是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两性之间分享婚恋的快乐,它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在征婚、相亲这个人生命题面前思想、情感、志趣、教养和价值的反映和折射。从民国时代的征婚标准可看出,当时的女子对于婚姻是慎重且庄重的,除了现世传承的长相好,有学识,无不良嗜好,专情以外,最让人感慨的是“经济有相当的独立”。因为此条换在今日,男人在经济方面仅有“相当的独立”显然是很难令人满意的,自视甚高的上海姑娘早就在大众媒体上公开声明,非高薪者不嫁,非有车族与有房族不嫁,其他方面,诸如“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高尚的人格”之类,倒是可以尽量“放水”。由此可见,70年前的上海女子对如意郎君的要求太低,也太琐细,远不如现如今的上海姑娘目标明确和立场坚定。
上海姑娘只是一个代表,电视屏幕上各大电视台征婚相亲节目“硝烟弥漫”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女性的择偶趋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的拜金女马诺已然成为潮流。而日前,广州妇联的一项调查也让我们颇为感慨:《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显示6成女大学生愿嫁“富二代”,理由是嫁给“富二代”可以少奋斗,坐享其成其额衣食无忧。针对这种情况,有许多网友带着不无辛酸的心情调侃说:我是“穷二代”,我被判了无妻徒刑。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在市场经济价值标准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务实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的女生,还是57.6%愿意嫁给“潜力股”的女生,其实说的都是对经济条件的重视,对未来生活质量的考量,然而过度拜金却是对务实的曲解,乃至变成恶俗。我们应当对这种思想加以引导,在追求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精神世界不能苍白。不然,整个的拜金时代就只剩下一片坎坎伐钱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