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空军司令部航空管制部获悉,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相关法规标准正在抓紧制定中,有望明年在全国推开。
空军司令部航空管制部负责人介绍,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作为实施全国飞行管制的单位,空军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低空空域分类标准、低空空域准入标准、低空空域运行管理规范等低空管理法规标准。
这位负责人说,正在进行的改革试点,将低空空域分为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三类,高度范围原则确定为真高1000米以下,实施分类管理,逐步降低对低空飞行的运行要求。
按照三类空域划设要求,空军在长春、广州两个试点地区划设了13个报告空域、4个监视空域、21个管制空域,其中报告空域和监视空域占两个分区面积的60%,满足了当地通用航空飞行需求。
试点过程中,空军通过划设监视、报告空域,推行飞行计划报告、备案式管理,多渠道申报飞行计划等措施,简化了飞行计划申报程序,并会同当地民航、公安、工商、安监等职能部门,严肃查处和惩治“黑飞”及违规飞行,探索了违规处罚机制。
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试点已于2010年底完成,空军还计划今年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和6个飞行管制分区组织深化试点。这位负责人说,将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组织深化试点运行。试点结束后,国家将研究出台低空空域管理政策法规。如果进展顺利,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望明年在全国推开。
记者从空军相关部门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空军将开放6个机场实行军民合用。此前,空军已开放63个机场、关闭(调整)380个训练空域,大力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民航事业发展。
记者从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了解到,中国目前实际可用空域面积为998.50万平方公里。其中,民航日常使用空域面积319.53万平方公里,占32%;军航日常使用空域234.72万平方公里,占23.51%。
“航班延误”成为民众出行特别是公务商旅活动中的突出问题。记者从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了解到,作为全国飞行管制的统一组织实施者,空军确定推出5项措施,力求有效缓解航班延误现象。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