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年增长25%,中国已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净进口国,应怎样理解这种变化?
程国强:近几年农产品进口,主要是原料性、资源性农产品进口较多、较快,其中有市场开放较早的大豆,也有纳入进口关税配额保护的棉花、植物油、羊毛等,这是从我国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现状出发,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战略选择。
必须看到,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加,除市场开放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已发展到需要增加农产品进口的阶段。
挑战:
依然严峻仍需高度关注
记者:中国农业已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应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农业形势?
程国强:在农业大局向好这一基本判断前提之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农业的挑战依然没有改变,仍有一些现象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首先,进口压力将越来越大。根据我国农产品供需结构和农业资源禀赋特征,今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将呈大进大出趋势,贸易逆差有可能成为常态。农产品进口激增,有可能打压国内价格,直接损害农民利益,影响中央各项支农政策效应的发挥。而且,随着我国融入世贸体系程度的加深,国际市场风险通过进口链条向国内市场的转移的风险也将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还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手段。
其次,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传统贸易壁垒的限制之外,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越来越高,反倾销、“特保”调查今后几年有可能频繁发生,“知识产权壁垒”、“舆论壁垒”等新型贸易壁垒也呈上升之势;发达国家继续对农业实行高关税、高补贴的高保护政策,国际农产品贸易被严重扭曲,给没有补贴能力,又高度开放的中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第三,外资对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的布局给予高度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已逐步显露出对国内新兴成长型农业加工领域的垄断布局迹象,这对国内中小企业、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主产区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将形成严峻挑战。
与此相比,中国的农产品加工行业起步较晚,相对比较薄弱,存在着农产品加工度低、技术创新能力弱、品牌产品缺乏、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组织发展滞后等问题,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战略:
用全球眼光谋划发展
记者: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对中国农业来说,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程国强:应善用全球战略眼光谋划我国农业的发展之路。
第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科技支撑的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的竞争能力。
第二,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和强化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