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宗物业投资额继2011年底达到6年来历史高峰后,今年3月再次发力,集中出现三起写字楼整购案例,总成交面积逾11万平方米,涉及总成交金额近50亿元。
在持续飙升且依旧后劲十足的租金面前,上海甲级写字楼用户集体焦虑的情绪日趋凸显。除了部分企业开始向商务园区迁移之外,另一部分实力企业则在经过多番测算之后,果断做出一个“长痛不如短痛”的决定——积极入市寻找合适的机会买楼,以求摆脱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涨租“噩梦”,一劳永逸。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数据显示,3月上海一手办公物业的成交量触底反弹,成交17.64万平方米,是上个月成交量的3倍,创7个月内最高成交量,主要受益于中心城区三起写字楼整购案例——闸北不夜城板块的隆宇国际商务广场、虹口北外滩板块的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西块)项目和浦东花木板块的华银大厦。
这三栋楼分别达成成交面积5.42万平方米、3.52万平方米和2.10万平方米,涉及资金分别高达19.42亿元、23.20亿元、3.78亿元。
戴德梁行中国投资部联席主管、高级董事叶建成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上述3栋写字楼均被金融机构等以自用为目的买家购入。
叶建成介绍,去年以来,因为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以及融资难等问题,除了手握重金的人民币基金和险资之外,大宗物业买卖市场已鲜有投资客的身影。取而代之活跃在市场中的,多是不堪涨租运动困扰的自用买家。“办公楼租赁市场迅速复苏,以及对未来新增供应不足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实力企业的购买意向。”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亦表示,目前办公物业大宗交投情绪整体较高,这对房企推盘的积极性将起到推动作用,未来走势依然看好。
对于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与其在无法预期涨幅的写字楼租金面前束手无策,不如重金买楼自用及保值更有安全感。
然而,随着买楼自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上海写字楼的成交均价也被大幅抬高。
叶建成指出,由于自用买家在上海大宗物业投资市场表现相当进取,过去一年,上海写字楼平均成交价格实际已经出现了高达20%的涨幅。在旺盛需求的刺激下,预计截至今年底,这一涨幅还将继续上升15个百分点。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受个别高价整购交易的推动,当月上海市办公楼成交均价环比上扬40.45%,达33712元/平方米,达到6个月以来的新高。
买卖双方心理价位差距不断拉大,或许将为今年上海写字楼大宗交易的洽谈带来难度。“受融资难以及迅速攀升的售价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上海大宗物业交易总量恐怕难以达到去年的历史高位。”叶建成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