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就近百名中国人在尼日利亚被扣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在尼日利亚和加纳接连“中枪”
近日发生的尼日利亚近百名中国公民被羁押事件牵动着国人的心,海外中国商人们的生存状态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涉及海外中国工人、华商被扣押、遭排挤事件屡屡发生。众所周知,中国人依靠着吃苦耐劳的传统,不管走到哪里,很多人都在不同的领域脱颖而出,但因为文化传统与经商方式的诸多差异势必与当地民众存在隔阂,也很容易被贴上“闯入者”甚至“掠夺者”的标签,当地政府也不时会采取一些政策上的手段进行打压,给海外经商和打工的中国人造成种种困扰,海外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被指抢夺当地人饭碗 尼日利亚近百商人被扣
尼日利亚移民局5月22日以“在尼非法从事纺织品贸易活动”为由在尼北部城市卡诺的堪汀夸里纺织品市场逮捕了45名中国商人,其中包括34名男性,11名女性。据23日从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获悉,尼移民部门22日在全国范围内对非法居留和务工的外国人员进行集中整治,在拉各斯、卡诺等地先后有近百名中国公民被扣押。
据媒体报道,堪汀夸里纺织品市场是尼日利亚乃至西非地区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在市场内进行纺织品销售的有上百家中国商铺。尼日利亚卡诺州移民局局长伊曼纽尔·布拉斯科22日指责被捕的中国商人如同“拾荒者”一样钻市场的空子,“中国商人从事的低端工作夺走了尼日利亚人的饭碗,对尼日利亚经济发展造成了伤害”。
事实上,在尼的中方企业人员,特别是一些私营业主确实存在一些违规行为。在面对签证申请困难时,部分人员有时会采取一些权宜之计。如采用短期商务签证在尼非法就业;多次延期商务签证非法滞留;申请工作配额时编造工作岗位等。这些行为均导致尼方对中国实施严格的工作签证政策,并经常清查、抓、罚、遣返中国在尼非法滞留人员。
经过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领馆的不懈努力,所有在尼日利亚被扣押的95名中国人25日均已获释,多人已经回国。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25日同时向媒体发表书面声明证实,中国公民在尼日利亚被扣押事件已得到基本解决。
在非华商遭遇政策打压 经济受重创
类似此次尼日利亚扣押中国公民事件在非洲其他国家也时有发生。博茨瓦纳政府为鼓励及保护本土公民零售业的发展,在2011年9月初,博茨瓦纳贸工部出台新贸易法规,其中诸多条款对外籍投资者设限,目的是为保护当地零售业及带动本国就业。其中,尤其对外商经营服装业的营业执照申请及续签做了严格限制,致使多数华商受其影响。
博茨瓦纳贸易法修正后,对外商所经营之商铺进行严格排查,尤其对中国商铺的排查更为严格,营业执照的合法性,营业执照规定经营的类别是否和实际销售的相符,经营人员的身份是否合法等,一系列检查措施令中国商铺在运营上如履薄冰。在博接近3万华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华人的骚动和恐慌。
博茨瓦纳政府组织贸工部、移民局、城市管理部门、警察局等多部门成立联合检查小组对所有华人商城进行大规模检查。许多华商经营受重创,华人店铺关门,难以为继,华商面临转行,甚至是撤出博茨瓦纳的境地。华商们称这次事件为“软排华”。这次华人危机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非洲地区极为罕见。
无独有偶,日前,在加纳也发生了清查逮捕中国工人的事件,随着中非经贸交往的进一步加深,一些涉及中国人的争议事件也日益增多,对在非华人、中国政府和中非关系,都形成了考验。
“大扫荡”不断 欧洲华商生存环境日趋艰难
对于欧洲多国华商来说,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持续,一波接一波的大检查以及政府的无理执法使华商们的生机正在逐渐泯灭,接连不断的“大扫荡”使得欧洲华商的生存环境日趋艰难。
在西班牙,由于受持续经济危机的影响,西班牙大量店家关门倒闭,房价和租金也连连下降。而这也为善于变危机为机遇的华商提供了抢占高品质店面的机会。旅西华商抢占高品质店面,让许多在西班牙人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店家改头换面,成为西班牙人俗称的“中国店”,这对华人今后的发展,以及增加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为自己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引起许多西班牙当地人的担忧,甚至是反感。
对于华商纷纷抢占高品质店面的情况,西班牙当地人,尤其是西班牙商家的反应是十分复杂的。虽然华人店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当地的繁华,并让许多已经倒闭的知名商家起死回生,但不少西班牙人不仅对华商没有任何感激,反而是以一种恐惧和排斥心理来对待出现在身边的旅西华商。
类似于西班牙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意大利。欧债风暴不断蔓延,希腊之后,意大利被推到了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意大利的经济形势完完全全成为了欧债危机的晴雨表。在此情况下,华人经济也面临着考验和挑战。
意大利华人企业数量近些年持续增长,标志着意大利华人群体规模的日益壮大,随之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无论意大利主流社会、政客、媒体无不戴着滤镜看待华人经济,认为华人经济始终徘徊在灰色地带。这种长期以来华人在主流社会形成的阴影,在国民收入大幅缩水的情况下,难免会引起当地一些人的嫉妒,有可能会导致公众排华情绪的升级。
在罗马尼亚,自2011年6月以来,布加勒斯特海关总署与经济卫队郊区警局对全市几个大仓库进行持续查封行动,华商仓库被封达900多家。6月8日开始,布加勒斯特海关总署和经济卫队、郊区警局等检查部门相继对位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近郊道拉里商区由华商经营的多家仓库群展开全面检查封锁,且历时达20多天持续进行查封。
同样在法国,2011年4月底,法国劳动、就业与卫生部下属的“劳动监察局”致函巴黎13区等华人聚居区域的商号,称“您的商店一直周日营业,这种状况触犯法律”,限令即日“改邪归正”。法国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限制周日营业的相关法令,引起有众多华人聚居商户的不满。
华人商家对此“不平而鸣”的焦点问题只有一个,就是为什么在巴黎一个尽人皆知的、有近30年历史的“华埠星期天全天开门”的传统,会在一夜之间被宣布违法而立即取缔?这是一件在一般百姓看来有些奇怪的事件,在华埠“依法”之后,无论从政府、文化、宗教、法律、时机,还是现实层面,都让人难以理解。
海外华商应多方应对 改变“闯入者”身份
从尼日利亚近百名中国商人被扣事件到欧洲华商屡屡遭遇大检查,给海外华商们的生存状态与风险意识提出了新的难题。有媒体指出,海外华商要想防范和化解风险,首先要树立风险意识,在投资和扩张前,对当地的有关政治和社会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
其次,还需要华商本身坦然面对自身缺点,防范漏洞。如尼日利亚事件发生后,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新闻发言人丁永华提醒在尼中国同胞,认真及时核对居留绿卡、签证和护照有效期,如存在问题应及时采取延期、补办等相应措施。同时应遵守当地移民法律法规,切勿从事与所持签证种类不符的行为。
笔者认为,海外华商们还要自身调整心态,把对方苛刻的挑剔视为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华人社会只有积极克服自身缺点,树立健康社会形象才会被当地所认可和接纳。
另外,华商们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要给当地民众造成“闯入者”甚至“掠夺者”的形象。不顾方式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势必会遭受不满和议论。的确,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获取经济利益,不该仅仅把其视为一个淘金乐园,而更应该是一个永久的发展平台。把这片生存的土地当作一个家,当作一个需要为之付出努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