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低碳网 点击数:572 更新时间:2012/8/28 |
|
一个数万亿元规模的绿色建筑产业市场似乎要走入轨道,开始运行。8月中旬,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将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超过30%。5月,住建部发布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下称《节能规划》)则公布了各省市在“十二五”期间须达到的节能标准。 此外,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自2012年4月起,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组织多方调研,制定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该方案7月形成初稿,并在各地征求意见,预计年内将发布。 节能建筑在国内一直面临如何普及的挑战,一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冯小立对记者分析,开发商在地产项目执行过程中,经常因为资金和施工考虑,最后牺牲掉建筑原本设计的节能功能。 同时,消费者对节能建筑本来就概念不清,购房时也不介意是否为节能建筑。另一方面政府缺乏监管机制也是原因。 因此,尽管“十一五”规划将推动节能建筑列为目标,但截至2011年底,城镇节能建筑仅占既有建筑总面积的23%。 在政府热、市场反应冷的同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来源、改造工程执行的到位与否,以及后续维修问题如何归责,正引起越来越多专家的担忧。 对上海静安区教师住宅楼于2010年因节能改造引发火灾记忆犹新的建筑专家认为,在目前法规、技术和资金都没有完整规划之前,贸然推动大型节能建筑计划,就如盲目追求经济数字一般,可能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短期效益低 2000年以前建造的房屋,多未考虑节能问题,这导致目前中国民用建筑外墙平均保温水平仅为欧洲同纬度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 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材料为冬冷夏热的水泥,水泥的大量使用导致北方地区房屋对保暖需求的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南方地区对空调制冷的额外消耗。采暖和空调已占建筑总能耗的55%左右。 根据《节能规划》,夏热冬冷地区新建绿色建筑目标预计达到10万亿平方米;另外,“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建筑预期增加的40亿-50亿平方米,也将被列入节能建筑要求项目。 节能建筑若在设计时规划得当,借由保温外墙达到的效果,立即能反映在只需购买小耗量的暖气和空调上,从而节省能源和资金。 但是节能议题在新建筑方面,并不受业主的欢迎。一家美国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李文向记者解释,现在国内市场上打着节能建筑销售的地产项目不多见,因为在购房者的各项考虑因素中,节能通常不是决定性因素。反之,大部分消费者偏好装满玻璃、能看到风景的房子。玻璃面积越大,保温效果通常越差。 北京以节能为主要销售特点的地产项目,如当代万国城MOMA,是分别通过水循环系统和地源热泵(660个100米的深井)为住户提供夏季制冷与冬季采暖的功用,达到建筑物内恒湿、恒温的效果。 但这样的系统造价非常昂贵,22万平方米,750套公寓的建筑,造价高达15亿元。与普通地板采暖系统加制冷系统相比,这个系统具有长期运行费用低、无入户设备检修维护、室内无运行噪音等优点,但是在项目销售时,与同地段的房产项目相比,它并没有因此而更受消费者追捧。 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靳瑞冬对记者指出,节能建筑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节能工程和商业利益无法结合,以至于对消费者和地产商都没有诱惑力。施工方很容易为了节省成本而改变设计,最后原本设计阶段是节能的建筑,完成后变成了一般建筑。 位于北京东部的通州区新华大街南侧的北京ONE楼盘,就是一处预期与实际有偏差的节能建筑。北京ONE定位于北京首座高科技低碳“氧”生住宅,总建设规划用地106万平方米,共分三期工程,由高档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和住宅组成。自2008年左右动工,迄今为止,两期住宅工程已完工,并有业主入住,但其最初的规划并未完全落实。 一位知情人向记者透露,该项目定位为“生态住宅楼”,因执行过程中资金出现问题等原因,规划中的一些节能设施被修改。 在节能建造过程中,开发商往往会在外部件上选择国际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而内部核心部件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其原因“在于外部件是能看到的,容易用来宣传,而内部件从外观上是看不到的”。 2009年底,上述项目进行智能化节能建设,使用设备方面曾与一家国际公司合作,由于资金问题后改为选择国内设备。从造价看,“选择国外公司的设备,开发商支付每户的成本约在近百万元,而后一个选择,其造价平均每户只需10多万元。” 目前国内楼盘的常见现象是,初始阶段,打出节能的概念,并聘请国际优秀的设计师,做出比较好的设计,而在实际建设中将节能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缩水。 此外,上述知情人还指出,施工方在执行中监管疏漏,有时也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相比之下,欧洲一些国家对于监管较为严格。比如,在材料监理方面,如果材料不合格,就可能失去参与项目的机会。 伦敦奥运交付管理局(ODA)在委托工程时就规定,所有场馆都必须使用至少25%的再生材料。这个要求在各项目场馆执行者间形成了竞争:施工者争相发挥创意使用再生材料。用10万吨钢材建设的“伦敦碗”,不但大量材料来源于用工业废料制成的低碳混凝土,其较一般水泥的含碳量低40%,体育场顶环还都是用废弃的煤气管构筑而成(相关报道见《财经》2012年第20期“伦敦奥运的精打细算”)。 瑞士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埃斯泰利(PeterBoeisterli),正参与云南昆明和河北保定两地的节能建筑项目。他告诉《财经》记者,从技术层面上,中国的材料制造商都已克服大量生产难题,大部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材料都在中国制造。这些材料也多数出口至欧美国家。这也佐证了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不佳。 改造谁负责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忽然失火,大火与建筑物的外墙节能改造相关。静安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出资3500万元对胶州路728号的三幢大楼进行节能改造,通过招投标,国有企业上海静安区建设总公司“中标”,然后,其又将项目“总包”给下属企业——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但“总包”价瘦身成1200万元。由此,劣质的保温材料出现在改造现场,直接助长了大火蔓延的势头,终致58人蒙难。 上海静安区的节能改造仅是近几年住建部大力推动的建筑节能改造的范本之一。住建部认定,北方地区有超过2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需进行节能改造。 依据《节能规划》,“十二五”期间,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将达4亿平方米以上。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热计量改造。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将达5000万平方米。 像上海静安区改造工程一样,在国内目前的节能改造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为主要工程,即在建筑外墙加一层保温材料,就像给建筑穿上外衣一样,在冬天可将室内的热量保持住,在夏季使用空调时,同时让建筑物产生保冷的功能,以此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但在节能改造过程中,业主和地产商皆不愿买单,这已成为推动节能建筑的重要障碍。其中主要原因是,节能材料所能节省的能源在短期内无法显现,其发挥的效应需要时间发酵,大部分消费者宁愿每个月多支付几十元低价的电费,也不愿意支持类似见效慢的改造方案。 节能建筑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和保养。这些通常比建筑物更早耗损的材料,需要另一笔维修费:保温材料的寿命与建筑本身的寿命不同步,建筑寿命往往最少是50年,而保温材料能承诺的最多也就是20年,因此,在建筑运行过程中,建筑物至少需要更换两次保温材料。 大多数的节能项目才刚刚启动,还没有出现此种问题纠葛,但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栗德祥对记者分析,“未来更换保温材料就会存在更大的困难,这个费用相当高,最终由谁来承担?” 尤其是现在的外墙保温工程多以黏贴方式进行,若干年之后,一旦老化,就会出现脱落及后续维修的问题。南京博识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首席建筑师任怀新表示担忧,“到时候,谁来为这个事情买单?近几年地产形势不好,有些地产公司相继倒闭,做保温墙的公司有的也倒闭了,将来出现这个问题时,就很难追根溯源。” 这些问题,也无法借鉴欧美国家。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建筑项目在初始时,对施工质量和材料质量的管控就比中国做得好。 中国的外墙保温方法虽然也是自国外引进的,但引进之后,并没能有效地控制住质量。二三十年之内,国外出现这些问题的几率较低,且施工公司亦有回访机制。比如,在武汉有上世纪初瑞士一家公司建设的房产项目,80多年过去后,这家公司还会到中国回访,给出维修、使用的建议等。 栗德祥认为,若能找到一个“很认真、很科学的流程、比例和办法”,费用和责任压力将能大大改善。 理念深入是正途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资金近152亿元,为陆续设立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资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等多项建筑节能领域专项资金。 冯小立表示,建筑节能无论是改造还是建设,技术上都不存在问题,更多的是成本压力大。按目前的方式,建筑改造经费主要是由政府补贴。 2010年河南焦作市组织三个小区完成11.41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项目,三个项目共获得国家和省级节能改造奖励资金400余万元。 山东日照市自2011年起推动五年687.8万平方米改造,计划到2015年,市区范围内所有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将安装热计量装置,并按热量计价收费,对于未按期安装供热计量装置的建筑将不予供暖。 对于这一轮的改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一般可占到50%-70%。但是,不少专家更倾向于未来由业主支付节能改造的费用。 他们认为,维护建筑的节能应该是业主的责任,毕竟业主是主要的利益获得者,建筑的节能可以帮助业主降低生活成本,大量减少能耗,物业公司只是其中的执行者。如果业主不愿意配合支持,最终绿色建筑将沦为空谈。 在住建部对“十一五”建筑节能的检讨文件中,地方政府不够重视,建筑标准和法规不一致,偷工减料和执行不力都被归结为节能建筑普及缓慢的原因。 但博埃斯泰利则指出,节能教育不普及是节能建筑难以推动的一大原因。 而在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之时,快速地推进和建造所谓节能建筑,不仅品质难有保障,长远的节能计划更难真正实行。 |
|
文章录入:user5 责任编辑:user5 |
|
|
|
|
|
网站介绍 |
|
|
|
|
|
|
|
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