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枣标准化 致富一方人
陕西西安质监局阎良分局依托自身优势促进相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陕西西安阎良区相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经森今年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我们的相枣产量单产至少增加三成以上,不用再因相枣腐烂倒掉、农民收入降低发愁了。这就是推行标准化带来的好处”。
阎良区相枣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传说大唐名相房玄龄家就种的此枣,杨贵妃品尝后大加赞赏。因为该枣与宰相有关,因此得名“相枣”。
目前全区共有枣树0.13万公顷,4300多颗相枣古树,树龄最长的已经超过2000年。由于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长期靠经验种植,相枣质量不高,腐烂问题依然严重。
今年初,西安市质监局阎良分局提出了在阎良关山、五屯两镇和新兴街办等地实施省级相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彻底解决农民种植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区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
作为承担单位,阎良分局依托自身优势,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实施方案,制定措施,征求意见,收集反馈意见80多条,梳理汇总提供给专家,完成了标准调研、验证等相关工作。成立了技术和保障小组,起草了标准文本,形成了相枣种植技术规范。又聘请西农大红枣专家到田间地头,对示范区200多户种植户进行技术规程培训。发放技术资料300多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枣农对产前、产中、产后期科学管理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特别是在9月中旬,相枣进入收获关键期,针对具体问题,阎良分局联合农业局等相关单位,又聘请专家讲解了相枣后期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以及枣果采摘前后管理技术关键点,常见病虫害防治用药注意事项,采摘后灭菌保管技术要领。
标准化的具体实施,收获的季节让农民们喜上眉梢。采访中,枣农王维军老汉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相枣的质量是最好的,单产的产量还能增加三成以上。也就是说,按每公斤按30元售价计算,每0.06公顷可以多收入3000~5000元左右。
标准化实施仅一年,产量就能增加三成,这可不是小数字。
丁经森告诉记者,产量的增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标准化推广中解决了烘干难题,减少腐烂产生的成效。
相枣虽然好吃,但不宜保存。以前农民种的枣要么自己晾晒,要么用火炕来烘干,效果很差。往往都是下面一层都干糊了,上面的还没有烘干,后期保存困难,85%都会腐烂。
因为这个原因,一度挫伤了枣农的种植积极性,少数枣农甚至砍树改种蔬菜,传统的相枣种植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阎良分局在实施标准化过程中,把建设相枣烘干项目、延伸产业链作为服务果农的重要任务。他们召集阎良相枣合作社、相枣协会负责人及部分种植大户协商,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相枣深加工项目建设,以提高其附加值。
经过多方努力,阎良区相枣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购进了两台智能控制烘干炉及其配套设备,彻底解决了烘干、储存的老大难问题。
10月8日中午,关山镇东丁村几十人围住了烘干房,当一盘盘红彤彤的干枣被推出烘干房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成功了!”
“阎良相枣第一炉”近3000公斤的出炉,标志着鲜枣腐烂历史的结束。一炉一炉的干枣,一阵一阵的枣香将承载着枣农的致富梦想和省级相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者的愿望,建好一套体系,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