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到21日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内外碳排放交易机构的官员、研究碳市场的专家和相关企业就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的推广、碳交易推广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探讨。
“深圳碳排放交易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中国碳排放权试点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这让我们感到兴奋和鼓舞。”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司长苏伟说。
“十二五”期间,中国确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尝试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节能减排。
2012年初,中国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启动被业界称作“6+1”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今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率先在全国上线运行,其他试点的政策、制度以及技术层面的设计也基本完成。
许多业内人士对中国碳市场发展前景仍持谨慎态度。“试点仅仅只是一小步,需要完善的还有太多。首要的是立法和确定排放总量。”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说。
气候立法工作的滞后成为推进碳市场建设进程现实障碍之一。
“由于没有国家立法,节能减排的机制就缺少了强制性约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说。
“首先政府要确定碳排放总量,并且制定合理的逐步向下递减的计划,才能进一步进行配额分配,配额有了稀缺性才会有市场,实体才会进入买卖,才能从中获利。”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会长熊焰说。
苏伟认为,配额分配直接关系市场是否有足够的需求,对碳市场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配额一定不能过多,否则难以保证市场供求平衡,同时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不能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开放碳金融产品成为业界人士另一个重要共识。“金融介入不够,金融衍生品比较少,这是造成碳市场被忽略的重要原因。”李俊峰说,引进碳金融时应特别小心,把握一个度,要活跃市场,但不要过度投机。
熊焰表示,碳金融在中国还仅仅是概念,中国完成减排目标,至少需要几万亿元的投资,这样的强度必须取得政府、减排主体与金融市场的协同配合才能实现。
目前,中国碳交易试点仍处在探索阶段,市场监管督导、标准制定等方面仍存不足。
“建立中国碳市场的所需时间可能比预期要长。”李俊峰分析,中国碳市场的“路线图”能否在‘十三五’时期顺利推出来,取决于经验积累。他说,欧盟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此前做准备工作时间也很长,有很多经验教训,中国的情况显然比欧洲更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