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中国关于进口婴幼儿奶粉的管控不断升级。国家在检测上层层把关,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严格监测进口婴幼儿奶粉。
中国政府规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在中国注册的国外奶粉品牌必须在本国有自主生产工厂。中国政府最后要求入围的品牌和工厂捆绑,一个工厂原则只能和3-4个以内的品牌捆绑(捆绑的意思是品牌和工厂是一家的)。中国政府一系列严格的政策针对所有的国外品牌,今后进入国内市场的,都会是境外企业自主生产的品牌,其他奶粉品牌会被挡在国门之外。此举措无疑会使得中国奶粉市场进行大洗牌。本次注册认证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未来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将按照新的标准和新规章制度对奶粉进行严格管控。
从奶粉发展历程来看,奶粉企业经历很多“磨难”。据了解,过去出口中国的国外奶粉共有300多个品牌,因为中国认监委的认证和限制,没有在中国备案和认证的工厂和品牌将不能出口中国,意味着将彻底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中国政府此规章制度实施后无疑让很大一批奶粉品牌不能出口中国,到今天可能还剩下50、60个品牌,3个月后奶粉品牌可能剩下不到10%甚至不到5%。不难看出,品牌和工厂捆绑注册成功,意味着拿到了中国未来进口的资质。这个资质,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不会再审批。同样,拿到资质,就像拿到一个“金矿掉开采权”。溢价将会大大提高。目前,新西兰奶粉企业已经认证公告的有:kaircare、fernbaby等品牌,这些品牌也成这个稀缺“入场券”的品牌之一。
从另一角度来看,符合中国政府相关要求,那么意味着这一品牌在未来将获得巨大发展空间。据统计,中国目前(13年末统计)拥有13.6072亿人口,中国的出生率为1.208%,出生人总数为1640万人。一名婴儿平均每月需要4罐奶粉,一般将喝到3周岁,可以算出中国需要共23.6160亿罐奶粉,而目前中国奶粉80%需要进口国外优质奶粉,意味着需要进口18.8928亿罐奶粉,中国进口奶粉拥有4000亿元以上的市场。
新西兰作为全球最佳奶源之一,而乳业是新西兰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国拥有600万头奶牛,95%乳制品用于出口。而中国是新西兰主要奶粉主要出口国之一。严格认证和限制、庞大的市场,让新西兰工厂和品牌最后成为了稀缺资源,而且是非常有限的资源。
据了解,中国奶粉新政策的出台,让全世界大财团来新西兰抢品牌、抢工厂。目前世界很多大的财团都进来抢资源“抢门票”,包括法国的达能、荷兰最大的制药公司、中国的新希望、鹏欣、中信、旺旺等。新西兰国内主要8个工厂,在过去2周内有3个工厂快速完成了新的股权交替,不到一个月就有4个工厂完成股权收购。收购在两周内基本上都达成意向,品牌和工厂的收购价格基本一周上涨50%以上。可见世界大财团收购“疯狂”举动是因为未来奶粉企业的发展,将是今天“资源的占有”而决定。
奶粉企业发展从混战开始转为“资源抢夺战”,而获得这“入场券”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在未来3-5年将会出现高速发展的“千年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