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查询网: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标准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积极会同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部委,组织汽车、电力、电工等相关行业企业不断推进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国已发布电动汽车标准75项,涵盖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总成(含电池、电机、电控)、电动附件、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等各领域。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可以基本满足我国现阶段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发展的需要。
在加强国内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并致力于推动全球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协调发展。在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的电动汽车安全(EVS)和电动汽车与环境(EVE)两个工作组中担任副主席,承担着电动商用车和整车防水安全等内容的制定工作。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我国的直流充电方案已和美、日、欧等共同成为国际标准的组成部分,并正在主导《电动汽车换电站》系列国际标准的起草。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发布了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充换电站等30多项标准,直接带动了相关国际标准的立项和制定。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已基本处于国际前列。
电动汽车正处于研发、试点示范向大规模推广的关键过渡期,整个过程发展的很快,国家层面也不断的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体系,以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这些都需要技术标准作为支撑。自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我们即会同国标委、科技部、能源局等部委,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规划文件,如《电动汽车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及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等,完善了标准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我们按步骤、分重点加快标准制定工作,目前我国已正式发布75项电动汽车标准,涵盖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总成、基础设施、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等各个领域,明确了电动汽车的分类和定义、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规定了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规范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统一了车与设施之间的充电接口和通讯协议。可以说目前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对规范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引用了整车、电池、电机等22项电动汽车标准,做为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的技术支撑和依据。其次,电动汽车标准,尤其是测试方法类标准,在新能源汽车推荐车型目录、国家补贴政策、863课题和创新工程的立项和验收中统一了测试基准。另外,在新能源汽车车船税优惠、车购税免征政策中,也都直接用电动汽车标准作为审核产品是否满足鼓励政策要求的依据。在支撑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管理中,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跟国外比,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基本处于国际前列,且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国外有的标准,我们都有,有些标准我们要求更严、更细、更全。比如在电池方面,国外只规定电池系统的安全保护功能,对电池单体和模块没有安全要求,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和专家都认为安全的电池单体和模块是组成安全的电池系统、最终保证整车安全的基础,因此我国的安全标准体系中,从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等级别都提出了既科学合理、又比较严格的安全要求。
在整车层面,模拟经常发生的洗车、暴雨、道路积水等情况,提出了整车防水安全要求,模拟上述情况,检验整车是否出现漏电等安全隐患,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整车性能指标方面,我国也比欧美国家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比如我们的纯电动乘用车提出了最高车速不低于80km/h、续驶里程不低于80km的要求,这些对于保证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效果、提高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我国在电动汽车电池规格尺寸、高压部件电压等级、换电站、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等方面有30多项标准在国际上都是开创性的,我国这些标准的制定出台后,引起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并开始了相关国际标准的立项和制定。
广大消费者可能都知道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标准,笔者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确实非常重要,产业界、行业专家、媒体也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实际上除此之外,电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安全标准,如防触电漏电保护、碰撞后的安全要求等,整车性能指标标准,如最低续驶里程、能耗、加速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标准等等,也都非常重要。
例如GB/T 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系列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要求,包括车载储能装置、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GB/T 28382《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最高车速等关键性能指标。正在报批的《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后,整车及电池需要满足的安全要求,确保人员不能发生触电危险,并可以安全逃生。
那么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后续主要工作还有哪些?
笔者认为,和传统汽车相比,全球在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示范和推广方面的数据积累还比较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化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先解决有无、后逐步完善。“先解决有无”就是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尽量借鉴国内外传统汽车、电力电工等相关行业的工程经验、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后逐步完善”就是在标准发布实施后,从行业及时调研总结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目前我国正在制修订的电动汽车标准还有77项,其中现有标准修订16项,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电池回收利用等新标准制定61项。这些标准中,目前已完成报批稿23项,不久将批准发布。另外我们将加快电动汽车典型工况等基础性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快标准化人才培养、引导行业加强基础数据积累、进一步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力度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