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烟台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项目,投资额5.4亿元。这也是新年以来,继发文鼓励企业储油之后,发改委二度出手原油布局。
“将服务山东地区炼油厂”
发改委表示,该项目位于烟台港西港区,将新建规模为30万吨级原油泊位,以及相应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1625万吨,其中接卸能力1470万吨、装船能力155万吨,泊位长430米。
“相比于我国每年3亿吨的进口量,30万吨规模不算大,但这个港口建成后,将服务山东地区的炼油厂,降低原油生产、运输成本”,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介绍。
不只在原油运输上,自去年油价经历十三连跌以来,原油储备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强原油加工企业原油库存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储油。
《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最低商业原油库存制度,所有以原油为原料生产各类石油产品的原油加工企业,均应储存不低于15天设计日均加工量的原油。国际原油价格超过130美元/桶时,可适当降低库存量,但不得低于10天设计日均加工量。
此外,《指导意见》中还要求,中央和地方原油加工企业应于每月10日前,分别向国家发改委、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送上月原油采购、加工情况以及月底实际库存量。
储量不足倒逼原油基建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已经达到5亿吨左右,石油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接近20%,仅次于煤炭。
海关总署数据表明了我国对原油的巨大需求。今年1月,我国进口原油2798万吨,金额799亿元。2014年我国共计进口原油超3亿吨。
去年11月,我国首次公布了一部分战略石油储备的正式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期工程储备原油为1243万吨,约9100万桶。来自外媒的测算称,这一数据仅相当于大约9天的消费量,远低于国际能源署建议的90天进口量。
林伯强表示,在国际油价接连走低,国内需求量大的情况下,国内采取了减少本国原油生产、通过海上储油、民营储油等多渠道利用好价格窗口。
“储油库、原油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推进,不过都需要一到两年的建设周期,我国现在的储油库还远远不够,能不能赶得上价格窗口不好说,长远来看,原油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从现在加强。”林伯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