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精益有着相同的目标追求,即满足顾客需求。虽然顾客在不同时间、空间和维度的需求不同,但始终不会舍弃对质量的要求。
衡量质量好坏的关键是质量特性。只有充分识别质量特性,才能对质量好坏做出判断,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测量。有效测量,才能控制质量波动;消除异常质量波动,才能保证质量;保证质量,才能实现精益。
质量特性可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只有将二者组合应用,才能满足测量控制要求,进而发现质量波动、明确改进“靶点”。例如,为满足乘客对高铁真正质量特性(如舒适度、安全性)的需求,需要对高铁开展代用质量特性(如路基自振频率、轮轨作用力、轮轨垂直力和横向力等)检测,从而将难以量化的顾客需求转化为可测量的质量控制和改进要求。再如,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绩效指标难量化、难考核的问题,而这些指标又是顾客要求的,为真正质量特性。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识别“指标达成率”等代用质量特性,解决测量难、评价难问题。又如,在目标管理中,各部门所确定的质量目标为真正质量特性,但由于各部门分工不同,仍然需要识别“目标达成率”等代用质量特性,才能衡量各部门目标管理水平的差异。
标准精益化的关键是抓住质量特性的策划识别、测量控制、评价改进等要求,将顾客的质量需求转化为质量特性,实现质量控制,增强精益管理的针对性。例如,采购电脑时,围绕CPU频率、售后响应率等关键质量特性确定采购标准;采购原煤时,围绕焦耳/千克等关键质量特性来制定采购标准。若不能识别出关键质量特性,制定再多的程序、记录要求,也难以实现标准的精益化,质量也就难以保证。比如,对于卷烟市场状态,通常要通过社会存销比、价格指数、动销率等质量特性来衡量和推断,只有围绕这些质量特性进行标准固化、质量控制,才能更好地推动精益营销。又如,对于精益改善,要通过QC成果发布数、浪费现象识别数、人均改进提案比等代用质量特性来衡量和推断,并围绕这些质量特性建立标准,才能增强标准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同时,质量特性的识别应用是一个认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要求我们始终把信息的识别、采集和传递、分析作为标准化重点,通过信息来揭示质量目标实现过程、业务运行过程、日常工作开展过程、风险预防控制过程,真正发挥标准化对精益的支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