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无人机市场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随之而来的“黑飞”却有增无减。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开始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但由于政策疏漏与监管难点并存,“黑飞”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OFweek机器人网讯 无人机市场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随之而来的“黑飞”却有增无减。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开始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但由于政策疏漏与监管难点并存,“黑飞”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中国经营报》记者6月15日从一次学术交流会上获悉,深圳市无人飞机行业标准的制定正式启动。专家表示,该标准有望逐步完善为国家标准。
作为无人机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也在研究“反黑飞”的对策。近日,大疆的空管项目技术总监Albert Huang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跟工信部、民航局进行深入沟通,他们也会在制定标准时参考企业的意见,从不同的层面上来看怎么实行监管会更好。”
不过,Albert Huang认为,监管系统不是一家企业就可以做的垄断的事情。“我们是给北京智宇翔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方案,智宇翔云除了接入大疆之外,还接入零度、U-care等。我们考虑的是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把监管系统搭建起来,然后覆盖到最多的产品上。目前,我们已经向政府有关部门介绍过智宇翔云的系统。”
据悉,智宇翔云是一家在无人机运行管理、安全防卫领域颇有技术积累的企业,也已推出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管理、无人机安全保障等在内的方案。 生产运行标准尚未统一
频发的“黑飞”事件,给政府提出了新的监管命题。然而,从无人机的生产环节来看,目前仍面临着“无国标”的窘境。
大疆的空管项目技术总监Albert Huang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机生产的标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工信部进行产业主导,与其他智能硬件一样,产品本身要达到国标,比如3C认证、CE认证,还有就是要申报占用无线电频谱;另一部分,跟无人机相关的生产运行管理,目前还没有国家统一标准,都是按照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
比如,大疆的消费级航拍飞行器产品的飞行高度限制为距离起飞点500米,控制飞行高度的目的是确保安全,其余指标是根据飞行器的设计性能决定;还有大规模地在一体机上设置禁飞区等。
“禁飞区”是最为核心的技术“设置”。据了解,目前技术成熟的消费级无人机都需要GPS定位系统导航飞行,飞机在室外起飞时,会自动接收卫星信号。在操作飞机所需要的手机软件中,厂家都会将机场等重点区域和特殊区域设置为禁飞区,正常情况下,禁飞区中无人机无法启动。
今年6月8日,大疆宣布对其中国大陆地区的机场禁飞区与限飞区范围进行调整。“每家无人机厂商的禁飞区会不一样,范围设置是灵活的,我们的设置是根据5月17日民航局更新的155个控制面,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了一些领域,禁飞区会大一点。”Albert Huang说。
不过,Albert Huang同时强调,禁飞区只在正规厂家的无人机才有,市场上的开源飞控是没有的。
记者走访华强北电子市场发现,这类开源飞控可谓无处不在,由不知名的小厂家出品。飞控连着遥控器出售,安装方式简单,只要把飞控贴到航模上,再连上几根指定的电线即可。
据知情人士透露,做这类飞控没什么难度,好比开源的代码,匹配在硬件上,元器件的规格也是开源的,相当于复制的工作。
理论上而言,只要装上了飞控的航模就应该属于无人机,实际上,航模、开源飞控却并非纳入无人机的监管范畴。
无人机由民航局和AOPA管理,适用航空类法规;而航模由国家体委下属的航空运动管理中心管理,适用体育类法规。
操控着能飞4公里远的航模,华强北的一位商家却对记者说:“这就是航模,不是无人机,不用实名登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