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学习南粤工匠 与广东共奋进
广州日报讯:“一个技术问题的突破,很可能实现整体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这是黄晓明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来源,作为一名电信行业的高级技术主管,他负责研发的技术为公司节约投资超过40亿元,并形成了行业标准,“网络发展起来以后,技术突破导致人的思维上的突破。”
“此前一直认为,要做出产品一定要待在实验室里,一定要做出实物,后来发现很多东西可以通过理论研究和仿真技术来实现,不但研究成本大大降低,研发周期也缩短。”站在实验室中,黄晓明拿起自己的产品,讲述创新思路。“我是1997年进入联通,思维的突破其实来自于问题的不断积累。”
黄晓明介绍,作为运营商,联通集团层面有进行研究、研发,到了省一级主要专注于网络建设和网络运营,但工作中黄晓明却发现诸多问题有待技术突破,他意识到,作为电信产业链设备商只通过卖设备实现盈利,不能依赖他们来解决问题,但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整体效益非常重要。
想法比手段更重要
“仿真只是手段,重要的是想法。我做的第一个产品就是室内分布信号的天线。”黄晓明告诉记者,工作中曾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2G时代建成的网络系统在3G时代不适用,“我们发现2G覆盖面非常大,到了3G覆盖效率变得非常低,从覆盖半径来看减少了一半以上,覆盖面积等于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整体覆盖非常差,但大家现在在室内打电话的情况非常多了,大量通信话务量都来自室内,所以室内网络覆盖成了一个大问题。”
在实际研究中,黄晓明发现问题来自天线,他发现在天线底下时信号非常强,但离开几米远的距离信号马上降下来,距离更远时信号基本上就不行了。“所以我推测这不是传播模型的问题,而是天线本身缺陷。”
他举例:“这就类似于从前一个灯泡照亮一片区域,现在要加四个灯泡才能照亮同样大小的地方。”按照传统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整个网络架构需要重新规划设计,重新施工建设,成本将非常高。但黄晓明却利用仿真技术,最后研发出新型室内全向天线。
做技术需要真正沉下心
这一发明突破了联通集团国际专利零的纪录,实现了室内分布建设标准的统一,成本降低30%,并形成了行业标准,行业广泛采用。中国联通已全面推广,节约投资超过40亿元,是联通集团第一个正式对外授权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专利产品。
“一个是坚持,一个是专一。”黄晓明这样理解工匠精神,他认为做技术需要真正沉下心,需要有积累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作为一个运营商的网络技术人员,他对效率、效能方面格外关注,在网络技术发展中不断积累,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黄晓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三级高级技术主管。其室内无线网络低辐射一致覆盖技术、最小隔离带宽邻频合路技术、复杂网络干扰抑制技术国际领先。申报中国专利20多件、申报国际PCT 3件,获得欧、美等六国授权国际专利1件、国家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8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