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论坛 >> 正文
国家标准不能成为推托责任的“遮羞布”
作者:叶树浓    文章来源:红网    点击数:282    更新时间:2009/4/28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世界银行4月8日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虽然中国提高了扶贫标准,将贫困线提高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但是新扶贫标准和投资计划依然难以达到国际标准。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按当年美元购买力平价,中国仍然有2.54亿人口每天的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贫困人口数在国际上仍排名第二,远高于中国官方估计的农村1500万贫困人口。(4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这则报道,让我想起前几天的一条关于教育的新闻——教育部表示,实现12年义务教育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国力,目前国家尚没这个财力。当时就有评论提出质疑,为什么古巴以及很多非洲穷国能做到,而无论是GDP还人均GDP都比他们强的我们,反而做不到呢。说回来,中国的贫困线划分标准为什么一直跟不上国际标准?国情和国力恐怕也是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理由。因为如果提高贫困线,就意味者扶贫对象大量增加,政府要有更大的“担当”,就像世行建议的那样,必须新增1546亿元投资。

  中国高速发展30年,说国力与发达国家有差距是一种“自知之明”,也是一种“务实谦虚”,但任何一个褒义的词汇如果被假借,都会变成贬义词。比如我们几十年里当成“口头禅”的“国情”,就已经某种程度上异化成一些政府部门“推托责任”的遮羞布。尤其是在一些政府投入起关键作用,又关系到百姓幸福的重要领域,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我们总能听着这样那样的解释,万变不离其中的是“国情”。

  如果说,“国情论”是一些政府部门“不能正视现实”的一种经常性行为,那么同样是“不能正视现实”,有一种行为与逼不得已而推卸“担当”的“国情论”相比,做起来会要来劲许多——那就是让“事实”变得更加美好。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此风尤为严重。

  我们知道,数据和标准是表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宏观发展的主要形式。一个常识是,先有事实,再有数据与标准。数据与标准是用来反映事实的。但一些政府部门的行为恰恰相反,为了追求“政绩”和“面子”,为了宣扬“形势一片大好”,用数据与标准来制造“虚假事实”,似乎已经形成“潜规则”。具体做法是——好的方面,数据一律高,比如GDP、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财政收入;标准一率“宽松”,比如就业率,连待岗都算进去了。坏的方面,数据一律低,比如犯罪率、贫困率、失业率等;标准一律“苛刻”,比如贫困划分标准,人均年收入低于1196元才算贫困人口,制定这样的标准一是让人产生我们离“共同富裕”不远了的好印象,二是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这样既有“面子”又不用“担当”的“皆大欢喜”之举,在行政领域是大面积存在的。

  以现在的发展趋势,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指日可待。但无论躺在发展数据以及自制的标准里陶醉,还是以“国情”为由“推托担当”,这些思维都是要不得的。我们更需要一种敢于“正视现实”,跟发达国家对比找差距,用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的大国心态。“敢于直面现实”的第一步,请摒弃那些带着“中国特色”的所谓标准,尽快跟国际标准接轨吧。

文章录入:Chinagb    责任编辑:Chinagb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关于建立实施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
    中国制造,如何用好标准这个“指挥棒
    新华时评丨“产能”没有过剩,“焦虑
    猪肉价格走势观察
    信托资产规模持续回升 资金投向不断优
    “认房不用认贷”政策落地广深 影响几
    财经聚焦丨物价运行平稳 消费持续恢复
    又一家国际卡组织“进场” 金融高水平
    麦当劳增资中国市场有何深意?
    从三季报看互联网平台企业业绩增长态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