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召开能效标识实施5周年研讨会。来自企业、行业协会、有关部门的代表对能效标识制度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推动节能技术进步、优化产品结构、规范用能产品市场等作用,及其巨大的节能、环境和经济效益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些方面成绩的取得,和日趋完善的能效标识实施体系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
据统计,能效标识制度实施5年已累计节电1500多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60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亿吨,二氧化硫60万吨,对“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有显著贡献。
据能效标识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曹宁介绍,我国能效标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企业自我声明、备案、监督管理的实施模式。但在具体国情下,市场监管成为制度是否能够取得切实成效的关键,地方监督体系成为市场专项检查这一国家能效标识监管方式重要补充。目前已选择上海、山东、四川、江苏4个试点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检查。管理中心帮助各地方构建能效标识监管机构、体制机制,并通过持续实施,推广至全国范围建立地方能效标识监管体系。市场专项检查始于2006年,以往监督检查发现部分企业不张贴标识、虚假张贴标识、标识信息失真等现象,2009年的第四次能效标识市场专项检查确定了是否按规定加贴能效标识、标识样式是否符合规定、能效标识信息是否准确、产品备案是否符合要求等四个方面,完善了市场专项检查实施体系和工作流程。在实验室备案方面,目前我国能效标识实施程序可简单分为企业产品生产、实验室能效性能检测、政府和社会监督三个层面,主要集中在后市场管理层面。对能效检测这一中间环节缺乏监管,影响了能效标识信息的准确性和制度的严肃性,加大了后续监管的难度。2009年,管理中心先期对第三和第四批目录中的11类产品的能效检测实验室实施了备案管理,通过文本备案、现场核实、数据一致性核验方式,确保切实具备能效检测能力的实验室开展能效检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第一轮次数据一致性核验,初步发现了部分具备基本条件的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对于能效标识的监管体系的建设,管理中心中心以“能效标识诚信企业联盟”和“能效标识媒体联盟”为依托,充分发挥各联盟企业互相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完善监督体系的同时,切实对能效标识取得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宁介绍说,能效标识是对强制性能效标准的推广应用,而能效标准制修订需要以大量的能效实验数据和市场发展现状研究为基础,从2007年开始,管理中心制定了2009年至2012年环境工效学暨用能产品能效实验室建设规划,目前已建成用能产品能效实验室。实验室的定位区别于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主要是围绕能效标准标识的制修订,进行试验研究工作,包括开展行业节能水平的调研验证、产品节能标准中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研究,为确定标准中限值等数据提供前期实验研究,为中国的能效标识参与国际技术交流提供数据支撑。截至2009年底已建立了冰箱、商用展示柜、家用房间分体式空调、多联机、洗衣机、电热水器、电磁灶、电饭锅等8大类产品能效检测装置,建立健全了实验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28个检测项目的作业指导书,并已正式运行,预计今年的下半年将取得CNAS认可。实验室先后开展涉及5大类、41组产品,包含5个国内外专业检测机构的111项实验室间比对项目,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为标准和能效标识实施规则制修订以及国际数据比对和交换提供了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