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报道,8月5日下午,深圳地铁1号线车厢里13名美女在众目睽睽之下脱去衣裤,她们的举动在车厢里引起轰动。活动的组织者介绍,这些美女多是深圳大学生,约定时间在地铁车厢里集体脱衣,旨在宣传低碳环保。
当13名美女在地铁“脱裤宣传环保”时,有人说:“不是宣传低碳而是宣扬低俗。”也有人说:“脱光更低碳。”不少人关注的焦点也没有落在环保上,而是美女的大腿上,这多少让人感觉到这次环保宣传的作用不佳。然而就此断定否认这次活动的全部意义,未免有点断章取义。正如活动组织者“涂鸦MM”所说,这次活动是对低碳意识的树立,对环保行为的宣传,或许很多人并不关注内涵,只关注情色,这也无妨,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环保或低碳的理念,她们的行为就有了社会价值,而这项活动即便没有任何社会影响,其依然有着积极意义,毕竟她们尝试去做了。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即便是一场秀,其本身也是涵盖创新意识和社会道义的。尽管,这种活动小众、方式极端,多数人一时还是很难适应,但是这样的活动是有社会意义的,因为它不是发生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大会上,而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组织者和参与者不是各国的首脑和政要,而是一群普通人,其使命仅仅在于提醒我们一下。而从舆论表现的偏见和冷漠来看,这样的提醒尤显必要。确实,个体的力量极为弱小,不要说20多名,就是200、2000人参加“不穿裤搭地铁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可能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个体的力量也能很大,可以通过一部分人的努力和坚持来引导和改变更多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一场另类的宣传活动可能真的没什么用,但其背后传达的理念值得肯定。 正如鲁迅所言,沉睡的屋子哪怕只唤醒一个人,也总比看不到希望好很多。
13名美女的热闹开场,遭遇寂寞冷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中隐喻了我们面对环保、低碳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即环保是大家的事情,低碳也是大家的事情,具体到自身,似乎并没有意义和价值。这种行为越是受到嘲讽,越显得环保、低碳宣传与行为的迫切性。当别人从意识形态转变为一种超前的艺术行为,而在外国成为一种公民自觉意识时,我们大多数人却还在看笑话,看美腿,真不知道这些嘲讽的人为何不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