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陕西、重庆、福建、内蒙古等省份公务员秋季考试报名陆续开始。引人注目的是,其考试公告或政策解读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不享受笔试加分等优惠政策。(9月6日《中国青年报》)
公务员考试是否应该允许加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加分”的道理在于,一方面,确如有关负责人指出的“加分政策已经很泛滥了”。花样百出的“加分”政策挥动着“特权”的魅影在制度的夹缝中从容乱舞,残酷的现实一次次证明:“加分”这颗政策“卫星”早已脱离了既定的航道,变成了“非富即贵”者跻身上层的垫脚石和助推器,神圣严肃的国考也变成了讽刺味十足的“拼爹游戏”。
然而,同样站在公平的角度,“加分”也并非全无道理,至少那些针对下基层的加分,确乎具有某种公平矫正作用——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加分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补偿,将有利于鼓励青年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毕竟,向处境更不利的群体倾斜,原本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原则。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公务员考试中,“是否加分”其实并非问题的关键,真正需要着力进行的是认真反思造成加分乱象的根本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公务员考试现在还存在大量的不公开、不透明环节。比如说,去年就有媒体开始质疑公务员考试的“三不准则”,即不公布试题、不公布标准答案、不标注分值。除此之外,公务员考试还有诸多关于“不”的弊病,比如说,不公开阅卷、不公布排名、不公示录取人员资料…也正是因为这种不透明、不阳光,各地才屡屡曝出公务员考试的舞弊事件。
解决公务员考试公平问题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大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人才录用的阳光程度,从制度上规约和拦截加分政策中的“猫腻”,用“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的力量管住特权与腐败的黑手。同时,应积极发挥资源分配的杠杆作用,有力调节和疏通国考道路上的“千军万马”,引导社会生产要素的科学化流动。唯此,才能找回“国考”应有的尊严,才能将“公平正义”从权势和利益的“沦陷地”中挽救出来,实现社会机器的健康、有序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