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独家 >> 标准经纬 >> 正文
中药有毒?都是二氧化硫惹得祸
作者:小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95    更新时间:2010/10/14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在一个封闭的地方,用架子把中药材和硫磺隔开,将硫磺点燃之后,放在架子上的中药材需要密封处理,这样熏制一晚即可”。一位药材商向《南方日报》的记者描述了业内惯常使用的中药材熏硫磺方法。据悉,现在的中药材大部分都用硫磺熏过,这样不但为了美观,而且有助于中药材的保藏,尤其在潮湿的南方,熏硫更常见,但不良药商将中药过度打磺之目的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为了给中药增加重量。

    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和限定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对药材水分也没有严格控制,不法商人利用这些漏洞,过度使用硫磺的情况不在少数。比如用硫磺熏蒸药材(如党参)后,让药材中的含水量可高达20%-30%而不发霉。中药材硫磺含量远超国际水平经媒体曝光,引发各界关注。

    据悉,如果能严格按照传统古法中药打磺的操作执行,中药中残留硫磺的量是很微量的,短期少量服食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服食过度打磺的中药对人体健康肯定是有害无益的。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体食用硫磺熏蒸过的中药材、食物会破坏消化道和呼吸道系统,使这些器官的黏膜受损,导致变异;另外,还对肝、肾脏等器官有损害。更严重的是,一般的小作坊出于成本考虑,熏蒸药材的硫磺质量较差,纯度不高,含有较多的铅、汞等重金属,如果食用量较大或长期食用,会引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过度打磺中药或经常从事中药打磺的人员,轻者会出现眼红、眼痛、流泪、失眠、头晕、呕吐、恶心、乏力等症状,重者可能会出现反射性声门痉挛,说话能力下降、吞咽困难、憋气等。另外,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其溶于水,产生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可能会造成某些药材有效成分受到破坏,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

    实际上国家对中药材使用硫磺是有明确规定的:《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除山药外,其他所有中药材原药不能用硫磺熏蒸或浸泡;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对中药材采用硫磺熏蒸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对于在市场流通领域的部分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通过采用硫磺熏蒸或浸泡达到外观漂白的行为,应按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七十五条的规定进行查处。”而从2005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国药典》删除了山药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表明所有中药材均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以漂白、增艳、防虫。今年开始实施的新《中国药典》也基本遵从此内容。

    一边是国家的明文禁止,一边打磺却似乎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对于销售中药材的药店来说,“打过磺”的中药材肯定是比没有经过“打磺”的药材好卖。药材商们认为“如果不用硫磺,很多药材很难保存的,而且卖相也好!”;“熏硫磺的好处是能保证药材美观,坏处当然是药材功效大不如前,以前我们还只是用1克硫磺,现在至少硫磺熏要用到10克”。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 “打磺”问题暴露出我国中药材产业缺乏标准、监管不严的不良现状。目前我国对中药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并没有具体的限量标准。我国粮食卫生标准中规定,二氧化硫含量不得高于10mg/kg,如果参照粮食标准,上述本地媒体曝光的中药材二氧化硫上百甚至上千的含量,远远超标。中药材不同于直接入口的食物,在服用的过程中,经过了煎煮等过程,二氧化硫残留会有所挥发,因此,其残留标准应低于食品标准。

 

文章录入:user2    责任编辑:user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