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搜寻到的外墙保温材料.jpg
11月15日发生的上海胶州路高楼特大火灾,尽管在4个小时后基本扑灭,但截至目前已导致53人遇难、70人受伤。11月16日下午,在上海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在谈及本次上海大火为何火势较大时,将原因归结为建筑脚手架上的尼龙织网、脚踏板是竹片板,均是易燃物,以及火灾发生时风势加剧火势蔓延所致。同时,官方将火灾发生原因归结于四名无证上岗的电焊工。 但有分析认为,翻新工程外墙使用的保温材料具有可燃性,或加剧火势蔓延。然而在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未提及发生火灾前进行“外墙节能综合整治”项目中所使用的究竟是何种建材。但据过火专家在火灾现场搜寻到的外墙保温材料来看,这种名为聚氨酯的材料极有可能是这次火灾的“推手”。据了解,聚氨酯为高分子合成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保温、隔热、隔音等显着性能优势。但这种材料缺点在于其阻燃性能差,燃烧速度快且过程中会产生过度溶滴,容易导致火势加速蔓延。并且,聚氨酯在燃烧时还会产生更多的有毒气体,以一氧化碳(CO)为主。
而事实上,在官方说法中,罹难者多为被燃烧时的有毒气体呛死,而非被烧死。记者在某安置中心获悉的住院抢救的名单中,病因多为“吸入性损伤”。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李卫平向记者证实,已有多名被抢救者已经无法正常呼吸,只能切开气管。
近几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高涨,整个社会进入了高油价时代,节能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各种节能法规,其中建筑节能成为重中之重。伴随着各种材质的外墙保温材料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与民用建筑,在建筑节能外衣包裹下的火灾隐患也开始逐渐爆发了出来:
2006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体育场——济南市奥体中心,在施工中2次发生大火,且都与保温材料有关。第一次火灾发生在去年7月27日下午,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电焊操作引燃材料保温层所致。距这次火灾还不到100天,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屋顶东南侧再次发生火灾,经现场勘查,初步认定火灾原因为:施工人员在屋面天沟防水工程施工时,使用汽油喷灯热熔防水卷材,高温火焰引燃材料保温层。
2008年10月9日16时,正在建设中的哈尔滨“经纬360度”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查明,工人在进行电焊施工时,违章操作引燃天棚上的聚氨酯硬发泡保温层装修材料,导致火灾发生。
2009年2月9日20时27分,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火灾,至次日凌晨2时大火才被扑灭,国家财产蒙受重大损失,一名优秀消防队员牺牲。专家组对火灾现场进行勘察后发现,这次火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物燃烧最快的一例。央视新址北配楼着火后,燃烧主要集中在钛合金下面的保温层,具有表皮过火的特点。大楼保温层使用的材料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新型节能保温材料,这种材料燃烧后过火极快,瞬间从北配楼顶部蔓延至整个大楼。目前这种新型材料在北京市很多公共和民用建筑中都有使用。
2009年4月19日南京中环国际广场50层高楼火灾,本次大火是由于工人在室外空调机井焊接时焊渣掉落到了外墙面聚氯乙烯保温隔音板材引发的。
虽然火灾的刽子手已经被定位为四名违法电焊工,但是编者以为,政府部门难辞其咎。按照我国建筑外墙保温的相关标准要求,用于建筑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本身是不会被电焊火花引燃的。然而惨剧频频上演,而都与外墙保温材料缺陷有着重大关联,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外墙保温的相关标准是不是落伍了?国内绝大部分建筑外保温火灾是发生在施工阶段。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标准频道建议,一方面要保证建筑保温施工的材料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外墙保温材料标准,加强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施工技能培训,加快出台相关管理规范和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