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未过完,随着“皮革奶”的复出,食品安全成为全国网友的关注焦点。据凤凰卫视2月16日《凤凰早班车》节目播出“农业部下令查‘皮革奶’长期食用将致癌”。 何为“皮革奶”?简单点说,就是用皮革水解蛋白生产出来的乳制品,这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加入到乳制品中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蛋白含量。仔细揣摩下,大家便会知晓:“皮革奶”之毒出在这个“皮革水解蛋白”上。 “皮革水解蛋白”是利用皮革厂制作服装、皮鞋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甚至是动物毛发等物质,经过水解提炼而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蛋白含量较高,故而被称为“皮革水解蛋白粉”。因为这种皮革水解物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六价铬有毒化合物,因此只能用于生产工业明胶,而禁止在食用明胶中使用。如果掺杂在我们的食品中,长期食用,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将在人体内慢慢累积,最后导致人体中毒,关节疏松肿大,甚至死亡。
又是一次人为的“蛋白含量添加”!看到此,编者不由得想起三聚氰胺,还有去年6月卫生、农业、工商、质检等六部委突然叫停的“无抗奶”。同三聚氰胺一样,“无抗奶”也是利用“β-内酰胺酶”来分解和掩蔽鲜奶及奶制品中的残存抗生素,使牛奶顺利通过检测,冒充“无抗奶”坑骗消费者。并不是没有乳品的国家标准。从近年来的乳品市场执法来看,也不是监管不力,那何以三聚氰胺、无抗奶、皮革水解蛋白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纵观现实,小编纳闷:标准,究竟食品安全的保障者,还是助推者?还记得2010年7月卫生部新颁布的《生乳标准》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报道称,均为“历史新低”。究其原因是对中国乳品生产“小规模、低水平养殖与生乳菌落总数相对偏高”矛盾现状的妥协。标准高了,会促使人为的加工乳品蛋白含量,这消费者能够理解。可是生乳标准不是已经降低了吗?为什么又一次不顾消费者生命安全,变相的制造“人为制造假蛋白”? 如果说三聚氰胺、“无抗奶”是人为添加蛋白含量、降解抗生素,促使生乳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检测,那皮革水解蛋白呢?以假的食用蛋白辅之以味剂冒充“乳品”在市场上盈利,彻头彻尾的“假冒”。这标准又如何解释?以降低标准来向现实妥协,以降低标准换乳品安全的后果,竟是制造假蛋白“以假乱真”成为“真”乳品? 追根究底,还是国家标准的公信力不高,市场利润巨大,乳品生产销售各环节监管不严所致。诚然,国家标准有着缺失、滞后等种种现状,然而,普通消费者对标准一无所知,不知其用的消费现状更令国家标准尴尬。为了更好的纠正引导社会弊端,国家标准依据实情做出了退让,可由于没有被纳入食品安全的风险系统监测范畴、没有在民众心中建立用之即来,用之可依的法律权威,使得国家标准面临被“弃之不顾”的社会现状。对此,作为标准工作者,小编尤为心痛。 对此,国家标准频道建议:应尽快加大国家标准在社会民众间的宣贯,让大家了解标准,学会运用标准,在问题即发之际更好的保护自己。此外,一定要加强标准体系完善和市场监管工作,毕竟空有标准、执行不力的现状等同于没有标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重要性的教诲,更是对食品生产加工行业责任约束的体现。皮革水解蛋白假乳品的影响实在太恶劣了,应尽快调查予以严惩,否则难平民众心火,世之不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