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节日。节日里,阖家欢聚,给长辈买礼物,给晚辈包红包,其乐融融。然而,对领导干部来说,年关亦“廉关”——节日里那些温情脉脉的“礼尚往来”,恰是裹着礼仪“糖衣”的权钱交易,让很多官员倒在节日腐败的温床上,慢性“中毒”,直至毒性大发、身败名裂。而大街上明晃晃挂着的“礼品回收”招牌,则令社会尴尬,令民众蒙羞。
“现在路边的小店都是小打小闹收些烟酒,自收自卖,价格也比较随意,稍大的店面主营范围也有不同,有以烟酒为主的,有专收礼品卡的,还有收黄金首饰、奢侈品的。”一位业者说,多年的发展使得业内已经开始有层次和分工,“现在不是节日的生意也不错,基本上以‘送礼’为风向标,什么礼品流行,做回收的就多。”除了在路边随处可见的“礼品回收”,如今在网络上也随处可见“礼品回收”的网站、广告、邮件。因为实体店太“惹眼”,所以在各种压力之下,开始向网络发展。“我们会带简易的设备上门,或者地点随您定。放心,您只要告诉我您有什么,我们鉴定是真的就行,其他的都不用。”一位张姓业者说,他们已经从事“礼品回收”多年,绝对可靠,不会泄露信息,“做这个行业最大的规则,就是不问身份、不问来历。”
礼品回收市场,给礼品变现金找到了出路,也为下一位送礼者找到了省钱的门路。这个市场巧妙地连接起供需双方,“服务”了供需双方,却给反腐败帮了倒忙。有市民认为,这种行业有如“洗黑钱”一般,必须通过法律进行严格管理。然而店家却自有一套说辞,他们认为,中国本来就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正常现象,“社会有这种情感需求,礼品回收还能帮助减少浪费,何乐而不为?”
小编以为,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轻仁义重”早已被传唱千百年,但现在礼品开始向高档奢侈品方向发展,追求与众不同、印象深刻,而且供给需求强劲,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礼”了。现今语境下的“礼”字与不正之风脱不了干系。换言之,正是不正之风推动了礼品回收市场的繁荣。管中窥豹,“礼品回收”看似小打小闹,但反映出目前我国反腐败形势的严峻。
据了解,个体回收烟酒早被国家明令禁止。《烟草专卖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取得烟草专卖零售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在当地的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进货,并接受烟草专卖许可证发证机关监督管理。”也就是说,除了当地烟草批发企业,其他进货渠道都是非法的。但针对广义的“礼品回收”行为而言,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进行界定,几乎所有业者都是在“灰色地带”进行超范围经营。面对如此乱状,能否通过对这个行业的管治来遏制腐败之风呢?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管治“礼品回收”只是治标,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交易的成本更低、量更大,但问题的根儿不在这里。 “礼”文化被不正之风腐蚀才会变得如此不堪,只有从制度着手,对文化进行重塑,才能釜底抽薪。但愿反腐败斗争能不断取得新成效,釜底抽薪,灭掉冬天里的这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