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的节假日余兴未消,网络上转引的几则数据令人色变。 “鱼类:铬元素超标24倍,铅元素超标48倍!”、“生蚝:铜元素超标740倍,镉元素超标90倍!”……曾几何时,我们的生存环境竟恶劣如斯? 据悉,湛江是广东重要的海鲜生产地。据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教授陈清香对湛江湾外海域、受污染较少贝类的研究发现,“贝壳类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而内脏团(含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的重金属含量较高”。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小平也反映说,“鱼类富集铅和汞元素的能力强,甲壳动物富集镉和汞元素能力强;软体动物中富集铅元素”。其中,在广东海产品中,棘头梅童鱼的铬元素和铅元素分别超标24倍和48倍;另一种主要经济鱼类长蛇鲻(俗称狗母鱼)的铅元素超标53倍;而市民经常食用的生蚝中,铜元素和镉元素分别超标740倍和90倍,“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对此,编者查询资料得知,据《海洋生活质量》(GB 18421-2001)附表D1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值表中数据标准,这小到24倍、大到740倍的数字到了实际还真不容小觑。
序号 |
项目 |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引用标准 |
1 |
石油烃 |
15 |
50 |
80 |
GB 18421-2001 |
2 |
总汞 |
0.05 |
0.10 |
0.30 |
GB 18421-2001 |
3 |
镉 |
0.2 |
2.0 |
5.0 |
GB 18421-2001 |
4 |
铅 |
0.1 |
2.0 |
6.0 |
GB 18421-2001 |
5 |
砷 |
1.0 |
5.0 |
8.0 |
GB 18421-2001 |
……【单位:mg/kg(鲜重)】 |
对照标准,按照大出的倍数估算一下,吓人一跳!狗母鱼铅元素超标53倍,按最低的第三类标准而言,就意味着每千克铅含量就达到318毫克!而市民经常食用的生蚝镉元素90倍就意味着实际达到每千克450毫克……真实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如今我们的海洋生存环境竟恶化至如斯!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干说:深圳、珠海和澳门渔港沉积物的铜、锌、镉元素含量远高于国内河口和海湾水平。而与世界各地港口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渔港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处在中等水平,而其中的深圳渔港沉积物中铜的含量已居世界前列,仅低于报道的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美国NewBedford港。 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带来的。随着近十年来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圳河、大沙河源源不断的正向海湾排放各类污水。加之,大规模的填海工程给深圳湾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海湾属性弱化、纳潮量降低,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湾内营养盐、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在海水和沉积物中迅速蓄积,使得多种海产品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据2010年广东海洋公报显示,广东近海四成入海排污口排放污水超标,16%的近海海域正遭受污染。仅2010年珠江八大入海口和榕江、深圳河、东江等主要入海河流携带入海的石油烃、砷、重金属等污染物就高达108万吨! 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编者心痛之余,不禁要为我们的食品安全叫苦。到沿海看看,生蚝、鱼虾等,哪一样不是百姓每日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不仅是污染,如今就连重金属含量监测也难以实现。一句“重金属含量的监测费用高,可能致现今鱼价提升2倍”,让公众望食品安全兴叹!这“扯不清、理还乱”的海洋污染治理,真是拿百姓的生命健康当儿戏。都说是为了经济发展,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环境的可持续性治理,都说为了造福一方,到头来却害的人人自危。 对此,编者认为,在感叹无奈的悲愤中,我们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食品安全。都说“重金属等污染物容易富集在海洋生物的肾、肝脏、性腺、鳃中”,肌肉中重金属含量最低,那请沿海的南方朋友改变一下喜吃鱼类内脏的习惯!在公众日常食用贝类海鲜诸如牡蛎、蛤、蛏、蚶、贻贝等时,请改变食用双壳类软体部整体的传统习惯,最好去除贝类内脏,食用剩下的贝类肌肉部分会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