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开车上班,刚打开车门,这时一位邻居严肃地对你说:“网上都说了,现在的车里都有辐射,这辐射可厉害了,杀精!”闻听此言,你大概会心里一紧。即使这人接着告诉你说,车内辐射强度其实并不大,也就几个μT(微特斯拉)的样子,估计你仍不能安心开车,一路忐忑。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差不多都是这种只言片语的东西。一旦这种不完整的科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关系到身体健康安全,这时人们往往只会关注“有毒”、“有害”、“致癌”之类字眼,从而完全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判断,做出不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上面关于汽车车内电磁辐射的表述也不能说错,问题在于这种表述断章取义,它忽视或者说故意漏掉了至为关键的“量”的概念。中科院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就不久前网上关于“汽车内辐射超标有害身体”的传言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受检车辆车内的磁场强度远远低于我国和国际推荐的相关参考标准中关于环境公众暴露限值的上限100μT,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这个实验证实了网上的传言是不科学的,是一种惑人的谣言。这个事例再次提醒我们,尽管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诸多可能影响健康安全的因素,比如有害辐射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但是这些“有害”因素与“身体受到伤害”之间并非直接相关。因为判定一种物质是否真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要有个“量”的概念。在这方面,各国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国际相关组织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只要在标准之内,都会是安全数值。
尽管完整的科学知识并不缺少,但要求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主动去掌握,这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而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在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时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并因而造成消费知识贫乏的情况下,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及其他社会公共机构科普教育宣传的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消费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尽管在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消费安全的整体水平在上升,但仍有消费安全事件发生,每一个消费安全事件的出现及炒作,都在消费者中引起震动和恐慌。而事件负面效应的扩散,很大程度上与消费者相关知识贫乏缺失有关,这暴露出我国公众科普教育滞后,亟待提高。
与积极的科普教育宣传缺失相伴的,是一些消极甚至伪科学的东西大行其道。在近些年发生的一些消费安全事件中,很多都能看到伪科学的影子。而伪科学之出,有专家认为,这与部分媒体新闻报道的若干错位直接相关。目前消费安全类“科学新闻”虽然越来越多,但其报道焦点却并不在于科学知识本身,而在于这些新闻背后的争议、利益以及耸人听闻的刺激性。前文提到的车内辐射事件,本是一则网帖,可不少媒体在没有进行认真调查的情况下就急于炒作,结果把谣传当了新闻,造成了负面社会影响。这案例表明,隐藏在虚假科普中的刺激性在引人关注的同时,却并未拉近公众与事件真相之间的距离。不少研究者将这一现象归结为新闻报道的道德失范,在追求轰动效应时,消费安全问题也遭到了夸大。
消费安全的报道通常在消费问题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出现,也属危机传播范畴,它所应达到的传播效果应是释疑,而非加剧谣言的传播,加重社会恐慌。但当前不少媒体报道并不重视释疑,结果往往使错误信息愈演愈烈,事实上形同传谣,使公众接受到伪科学的信息。事实加事实未必等同于真相,何况当对事实的报道并非准确之时。由科学新闻带来伪科学的现象看似荒谬,究其根本,还在于一些媒体从业者的科学素养严重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