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震后半月,当人们把眼光放在灾后重建的时候,一群无名英雄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城市,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更“熟悉”的冷眼。
震后半月,当人们把眼光放在灾后重建的时候,一群无名英雄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城市,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更“熟悉”的冷眼。
43岁的救援队员李兵(化名)告诉记者——由于参与灾区救援,他向单位请了几天假,谁想到回来以后单位翻脸不认人,要以无故旷工三日的理由“法办”他。
像李兵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另一个“业内老人”官正(化名)也说:“搞救援的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几桩被开除的"前科"。”他丢掉前两份工作都和紧急救援出勤有关。
“出门走一遭,回来全变样”的遭遇不仅反映了国内半挂职的民间救援队员在夹缝中生存,更说明救援作为职业尴尬的处境——“没有国家认定的执业标准。”他们表示,这种情况就像驾驶员没有考驾照,会计师没有会计证,医生没有执业执照一样。
杂牌军
李兵是北京人,四十出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特种兵出身,驾驶、火控娴熟,“蜀道难”在他看来不过是小事一桩。退役后辗转到北京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当俱乐部教练。
李兵参加过汶川与玉树的救援工作,在汶川营救出数十名幸存者。说起玉树,在他回忆中只剩下这样的印象:“海拔太高了,不容易进去,进去能留下救援的人身体都要很好。”
救援一开始,李兵他们还为没有通行证被拦在救灾外围而头痛不已——事实上,在交通管制后的数日间,进入芦山的通行证之战就悄然开打,“今天民政厅发的有效,明天公安部发的有效”,一位在雅安救援的公益人士说,差不多有八个部门参与其中。
到了需要亮牌子的时候,这个组织的正式名称还是没有准确的说法,他们挂靠的地方还有北京志愿者联合会,几块牌子相互作用下,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杂牌军”。
李兵拿的证件由三个部门颁发,一是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二是民防局,三是北京通州交通安全委员会。除此之外,他还提及了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
这样的证件人家到底认不认?“难说!”虽然心里这么想,但他还是愿意赌一把。
这样的组织费用如何拨付?如何报销?“10%靠政府,10%靠企业,80%个人出。一支成熟的救援队伍,有医疗组、通讯组、突击组。”李兵说。
平时这些救援队员,也很难集合到一起集训,只能用中国最传统的办法,老人带新人,师傅带徒弟。“30个人的队伍,10个老队员分了,平时就带着几个人化整为零地训练了。”
这次的地震灾情比起近两次七级以上地震要缓和得多,李兵并没有“领”到救援任务。在灾区,救援队主要协助消防等正规军开展救助活动,虽然他们自己也有车辆,甚至是挖掘机等大型器械。
如果说民间救援队是杂牌军,那么没有专业救援技能的无序志愿者就属于游击队——通常情况下为单独或人数不多功能单一,比如全部是救护人员,而非上面所说拥有救护、通讯、突击等组别功能完备的组织。
4月22日,在从宝兴前往芦山的路上,李兵就搭上了一位“志愿者”,说自己从灵关镇徒步到了宝兴,待了一天,准备往灵关赶。“志愿者”反复强调自己又累又渴又饿,身上背着的几斤麻糖已经吃完,所以只能往回撤离,但鲜少说起来这里干什么。
起先,“志愿者”只向他们要了一瓶水,接着实在扛不住又要了些食物。李兵对于这样的行为感到不解:“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背了几斤麻糖为什么要来这里?帮灾区的人民解决了什么?”
自身难保
频繁地往边远乡镇运送救灾物资后,救援队们开始撤离。
李兵围着救援指挥部转了一圈,又求老朋友官正帮助,终于在芦山县政府拿到了一张“救灾证明”,要不是这张证明,回北京后他就面临辞退的命运。早在出发之前,单位就不乐意他的请求。
芦山县政府的证明其实只是他需要提供的种类繁多证明中的一张,除此之外,单位还要他拿出派出证明,但基于上述的行业乱象,这个派出机构究竟是谁则难以说明白。几番磨难后,李兵拿着好几张证明向单位证明自己没有无故旷工后,工作算是保住了。
老友官正透露,单位的刁难,或与李兵之前被查出身体状况处于某种重大疾病早期有关,“单位正愁寻不到他的"把柄",而这场不期而至的地震竟然就这样成了一个救援队员的"把柄"。”
但李兵、官正们并没有放弃参与救援,表示会继续从事救援事业,“虽然家人也担心,但想想会救人的不救,难道等着不会救援的去吗?”他们除了呼吁国家职业标准的出台外,也希望各种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救援队员平时所在的单位,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必忧心自己的处境。
行业乱象
目前,“游击队”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事实上,不管是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面临着领导分散、群龙无首的问题。
目前国内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志愿者管理指引文件是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发布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地方上的志愿者文件都按照这个总则来制定。
而所谓的地方性法规,以北京市为例,则有由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颁布的《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内容上总体与共青团中央颁布的办法相似,规定了注册的基本条件、权利与义务、评价表彰体系。
较为不同的是地方细则中涉及了费用的解决:“在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和应急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组织或接受服务的组织应当对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由本人所支出的交通、误餐等费用给予适当的补贴;经常性志愿服务,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给予上述补贴。”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写明,志愿者服务范围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其中应急救助的门槛最高。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在今年2月份,发布并实施了《北京市应急志愿者管理暂行办法》,倡导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成立应急志愿者组织,鼓励公众尤其是具有应对突发事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员加入应急志愿者组织。
根据网上资料,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由北京市市长担任,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加挂市应急指挥中心牌子,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其发布的办法,较上述两个文件又更具有针对性,包括应急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的具体内容。
而民防局下设机构中也设有指挥处(应急管理处)。据官正说,自己还帮助北京民政局主管的“紧急救援基金会”设置过救援培训系统。
对于好几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官正表示基本是各自为政,再加上各大基金会旗下的救援队,整个救援行业山头林立。
但这并不是行业最主要的问题所在,“关键问题是目前这个新兴的"职业"——如果说将来朝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的话,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执业标准。”民间救援所受忽视和笼统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