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师、《深圳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课题组成员华薇:
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创新文明标准
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深圳逐步进入扩大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关键阶段。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硬件及其管理质量,同时涵盖城市文化与精神面貌的软实力也不容忽视。《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的出台正当其时。
《行动纲要》中的三个内涵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提出了市民文明素养的创新标准。《纲要》明确提出了市民的文明素养包括良好的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等六个方面。以往的精神文明建设标准中,较多提及的是思想、道德与文化等领域,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显然在法治、科学与健康素养方面对市民提出了要求与期待。
提出与深圳相关的特色标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并非简单拷贝某一已经成型的城市模板,著名的全球国际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与东京均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标签。《纲要》中深圳市民的文明素养标准也带上了明显的深圳特色,例如“丰富和深化新时期‘深圳精神’内涵,突出弘扬改革、开放、创新、包容、务实、高效等城市精神特质”等内容,目标直指将深圳建设成为具备独特个性的创新型城市。
第二,以人为核心,以制度为基础。《纲要》的目标在于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同时通过制定具体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的方式为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提供了系统的物质与制度保证,例如提升科学素养的任务中具体就包括“建设市科技馆新馆,拓展科普教育基地”等工作内容。这种不依赖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制度性推动,可以更加有效地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同时,《纲要》中多次提及将“领导干部”与“公职人员”作为带动文明素养提升的重点人群,相信相关人群领风气之先的示范行为会形成社会关注文明素养的良好氛围。
第三,促进兼容并包的城市文化再升级。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市民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格言显示了这个城市的包容;但是不同地区的移民为深圳带来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带来摩擦与碰撞,深圳是一个宜业宜居城市,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不是一个有归属感的城市。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不仅带来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更加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意味着城市生活归属感的提升。希望《纲要》可以推动兼容并包的城市文化再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