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上海、天津两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由双方联合制定的《共享自行车》三项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共享单车标准”),一定程度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多位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财经》采访时都表示,共享单车行业即将迎来洗牌期。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告诉《财经》记者:“(标准严格)是行业自我加压,规范经营行为,令推出的共享单车做到安全系数更高,杜绝安全隐患。”
他强调,共享自行车三项团体标准是全国第一个行业自律性的团体标准,标准的范围主要是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但其影响力会辐射全国,成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7月的正式发布稿和此前网传的审定稿已有一些区别。比如,发布的共享自行车定义中增加了“采用互联网租赁方法”,明确了共享自行车的互联网属性。 由于共享自行车使用频率高于社会自有车辆,标准也强调共享自行车三年报废。除此之外,共享单车标准对硬件制造的要求详细,规定车身尺寸,对支架、泥板、锁具等零部件作出必须配备的要求,并提出互联网的功能要求。同时,将报废车辆零部件再利用的权利交给企业判断。
标准制定历时半年之久。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与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在2016年1月5日启动三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初稿在2月6日完成,多次修改后,3月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5月底召开了共享自行车团体标准审定会。7月正式出台,十月实施标准。
这些规定给行业设立了更高的市场准入门槛,进而行业资源整合起到了催化作用。毕竟对于小的共享单车企业而言,制造成本、其他研发投入成本将会提高。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对《财经》表示,这可以视为政府层面上的资源整合措施,“对中小规模企业影响较大,会加快行业内部的兼并整合,对大企业影响有限。”
如今,原本在风口上的共享单车市场已趋于饱和,缺乏竞争力的跟风企业开始退出。6月13日,运营5个月的悟空单车退出市场,成为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运营商。随后,又一家共享单车企业3Vbike宣布停止运营。
“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优胜劣汰的时刻。”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告诉《财经》,“共享单车将往平台型企业走,小企业仅依靠区域市场是无法立足的。”
李志青也对《财经》表示,接近饱和的共享单车市场正逐步从“乱”进入“治”的发展阶段,“将开始进行退出、兼并等形式的资源整合。”
对比当初打车软件的市场,刘兴亮认为共享单车企业大多数将会自己倒闭,只有少数体量足够大的可能会被兼并,最终留下两三家巨头公司。
但业内人士的观点对于行业整合的判断更为谨慎。“标准对于单车的技术发展、服务优化有推动作用,但不太会加速行业洗牌,或者杀死这个行业。”优拜单车创始人兼CEO余熠告诉《财经》,“我们一直按照这个标准来做,都是很基础的。”
不过余熠也表示,一些小企业没有能力和资金按照共享单车标准的要求进行技术研发,“可能就不适合这个行业。”
虽然此次标准的发布推动了行业洗牌,对共享单车市场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上述专家都强调,“协会和主管部门起到服务和管理的辅助作用,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发展主要还是得依靠市场来进行。”
此外,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在7月3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指出:“行业协会等有关社会组织要推动出台行业服务标准和自律公约,完善社会监督。”共享自行车三项团体标准的出台对其他行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