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6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一学生在宿舍洗澡时触电,20分钟后校医才出现。而面对伤者,校医比普通学生更手足无措——并未立即施救而是打电话通知救护车,其间不停地张望等“救兵”,触电学生最终不治身亡。据透露,在很多学校,校医院都是学校裙带关系较严重的地方,成了校方安置亲属的风水宝地。校医多是校领导、博导、教授的家属、亲戚,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服务态度差,师生们敢怒不敢言。
我们不得不哀叹,学校医疗队伍素质、能力严重不能适应学生健康、安全需要的状况,以悲剧的形式再次浮出了水面。实际上,近年来国内高校校医院医疗事故已经发生了不少,如2004年“清华校医院延误治疗导致学生死亡”、2006年“北航校医院用错药致学生精神病”、2009年“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校医院错误治疗致头晕女生死亡”等等。这些事故的一再发生,让人们对校医救治能力失去信任的同时,也为在校大学生的健康及生命安全而担忧。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悲剧总是一再上演呢?首先,校医院作为高校的一个附属部门,未能受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应有重视,设置并不规范。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许民生介绍,校医院与公立医院不同,只要不违规,卫生局无权干涉。其次,更深一层的原因恐怕是,这些披着白大褂却不会救人的校医实则为权力就业的衍生物。校医的就业标准早已被权力颠覆。在教育高度行政化、大学高度衙门化,校领导、博导、教授等等都纷纷贴有行政级别、权力身份的今天,校医不医、成为权力侵蚀下的“安置亲属的风水宝地”,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国家标准频道认为,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怎么能够任由裙带关系、权力就业膨胀?任由校医院变为人间的阎王殿?校医不医,学校固然难辞其咎,但最为关键的还是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督执法部门的失职。所以,要让校医走上高标准化、高技术水准之路,作为卫生行政执法机构理当强化监管,打破校医院自我封闭运行的一统天下。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强制技术培训。尤其是当对责任性医疗事故依法问责,对触犯刑律的,追究刑事责任,决不能任其成为不受法律监督的“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