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扬子晚报》报道,10月15日,在对23名病例发生的场所、时间、地域、背景和食用方式进行了追踪分析后,南京餐饮商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龙虾门”最新推论,提出南京“龙虾门”是一系列偶然因素的集合,有可能是大雨后流入市场的南京周边家禽池塘龙虾,经过强力化学品洗涤后,龙虾脏器内的药物残留(一次污染)和洗虾粉(二次污染)产生螯合反应,由此产生的螯合物引起了横纹肌溶解症。
今年7月下旬至8月底,南京出现了23例因食用龙虾而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23个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初步确定为哈夫(Haff)病。南京餐饮上回的此次结论将“洗虾粉”事件引向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大雨后“泛塘”――龙虾游至易捕河中――被捕捞后用强力化学品清洗――兽用抗生素与化学品产生新毒素――高温烹饪后毒素发挥作用――食用引发哈夫病。 针对上述结论,消费者不免质疑:为什么发病集中在7、8月份?为什么各地都吃龙虾,发病却集中在南京?为什么食用者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龙虾到底能不能安全食用?面对消费者质疑,南京餐饮商会副会长、龙虾专业委会员主任刘振海给予释疑:
据刘振海介绍,南京市场上龙虾的来源地不同,上市时间也有差异。龙虾旺季的5、6月份,主要来源地是湘鄂赣地区,而发病7、8月期间,湘鄂赣等主产区的龙虾已经陆续下市,市场上的龙虾大多数是南京周边地区(即高淳、溧水、江宁、浦口、六合等地方),其中绝大多数龙虾出自水产养殖池塘,还有很少一部分出自家禽池塘。家禽池塘的龙虾,出相特别污脏,一般洗虾粉还洗不干净,必须要用强力化学品才能处理干净。也就是说,发病仅是与用强力化学品清洗的家禽池塘的龙虾有关,正是这部分龙虾导致了23例横纹肌溶解症。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目前确切的致病原因仍不明,刘振海的推论有一定的道理,但需要进行实验验证。面对目前面临寒冬的龙虾产业,寻求突破口是当务之急。解决的方法,可以从水质,养饲料等推广清洁养殖。养殖的过程中避免用药,也可以用中药,中药可以降解,不会有二次污染。也可以尝试像国外一样培养软壳龙虾,软壳龙虾98%的部位可以吃,而且营养好,钙质和甲壳素含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