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粉增白剂”存废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说法。据10月17日《新京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冯平透露,卫生部办公厅对《关于再次建议尽快出台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的答复中表示,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一种在中国被广泛使用超过20年的食品添加剂,终于走到了路的尽头。 虽然围绕着面粉增白剂的存废问题,很多媒体都进行详细的报道,但真正把“增白”作用说清楚的并不多。其实,新鲜的面粉颜色偏黄,这是其中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导致的。在自然状态下,面粉会因为长期存放,与空气接触而逐渐变白。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过氧化苯甲酰实际上就是加速了这些色素的氧化过程。
如今,面粉增白剂的问题似乎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不过,食品添加剂依然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虽然很多造成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东西,比如三聚氰胺、苏丹红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但公众还是倾向于将责任都归到食品添加剂那一堆里,渐渐畏之如洪水猛兽了。 事实上,围绕着食品添加剂的话题,社会公众的误区真的是不少:纯天然就一定安全吗?传统手工制作的食品更安全吗?没有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会更安全吗?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的吗……或许,只有先排除误区,我们才能把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
误区一 “纯天然”等于安全
很多人都存有这样的偏见,人工合成的东西多半是不安全的,而天然食品就安全得多。“纯天然”有时甚至会被当成“绝对安全”的代名词。
其实一些“纯天然”的食品也可能有毒、有害。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野菜为了适应野外的恶劣环境,在长期的生长繁衍过程中,会产生某些毒性物质,以抵御外来侵害。还有些野菜对某些毒素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如香椿就可吸附亚硝酸盐。蕨菜更是一种典型的“危险”食品:它能够造成牛的中毒,大量食用蕨的牛,最快的会在几周之后死亡,而吃得较少的,骨髓功能会逐渐丧失,从而导致白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
误区二 “传统古法”一定很安全
很多人认为,以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的:传统手工生产方法已经流传千百年,经过了无数人的“肠胃检验”,当然很安全。实际上,如果对许多通过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的食物进行一次现代食品安全审核,有很多东西都会被列入“禁止”清单。比如说,传统的油条制作方法要使用明矾,不用就不够松脆好吃。不过,明矾含有铝元素,摄入量过多会产生神经毒性。传统工艺制作松花蛋时,会在浸渍液中加入氧化铅、氧化铜等物质,以使蛋白质凝固,这样制作的松花蛋含有毒重金属。通过传统方法手工生产的腌腊制品,也会自然生成亚硝酸盐。
误区三 没有添加剂更安全
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合适的添加剂,加工食品反而更不安全。以方便面为例,一般来说,油脂在空气中放上十来天就会氧化变质,产生“哈喇味”,但油炸方便面的保质期却是半年,而且不会有味,在其中起作用的便是添加了抗氧化剂。同样,那些保质期在半年以上的果脯蜜饯、酱油咸菜,如果没有糖和盐这两种“天然防腐剂”的帮助,就会很快被细菌和霉菌毁掉。其中的糖和盐也是食品添加剂。
误区4 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工产品
过氧化苯甲酰、聚山梨酯……许多食品添加剂都是人工合成的产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人工合成的。事实上,除了这些化学合成产品外,食品添加剂的家族中也有谷氨酸钠、柠檬酸、维生素C等生物合成产品,以及众多的天然提取物,包括天然色素、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剂(甘草甜、甜菊苷等)、增稠剂(琼脂、卡拉胶、果胶、变性淀粉等)等。
食品增稠剂就是通过天然材料提取的,它们通常是从藻类、植物纤维,或者细菌分泌物中提取而来。云无心举例说,最常用的几种增稠剂,黄明胶是利用细菌生产的,果胶最常见的来源是橘子皮,卡拉胶是海藻中提取的……与此同时,许多色素、香精、乳化剂也是来自于植物。比如茄红素就是从西红柿中提取的一种高效抗氧化剂、色素,其抗氧化活性为维生素E的100倍。除西红柿外,其他一些红色水果,比如西瓜也含有茄红素。食品乳化剂中,广泛使用的牛奶蛋白、大豆蛋白、卵磷脂都是天然产物。味精也是细菌发酵生产的,本质上跟同样发酵生产的酱油、醋、酒并无区别。 事实上,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相当久远。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用盐卤来制作豆腐,并沿用至今;在国外,公元前1500年埃及墓碑就描绘有着过色的糖果。如今越来越多的化工合成的添加剂进入食品添加剂行列中。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所说,“微生物时时刻刻都准备和我们争夺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空气中的氧气也在随时准备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氧化变质,所以说食品添加剂不该加的时候乱加不行,该加的时候不加也不行。”由此看来,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如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便是造福人类了。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食品添加剂本无原罪,然而由于黑心商人因为自身利益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便沦为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我们一方面应为食品添加剂澄清是非,洗刷掉其在消费者心中的“恶名“,另一方面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黑心商人。如此,才能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