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猪,体重155公斤,生在安徽阜南。把我从小养大的农民,叫桑光成。10月11日,卡车载着我到了浙江,进了宁波方兴屠宰场。10月12日凌晨,我被送到江北区的白沙菜场,上了经营户吴文喜的0703号肉摊。接着,住在马路对面大庆新村的汪阿姨,挑中我身上最好的一块地方,带回了家。汪阿姨手里的塑料袋,外面贴着一张条形码。“0082004537”,这串猪肉追溯码——浓缩了上述所有故事的精华。
“实施食品安全源头控制战略,对进入我市的大宗食品进行溯源管理,让消费者清晰了解购买食品的产地、供应商信息。”——据《宁波日报》报道,9月30日,宁波首次发布全市食品安全报告,在全国率先向公众全面公开包括猪肉、蔬菜、水产品等在内的大宗食品安全评价信息,并发布消费安全提示。上述的“猪肉质量IC卡网络追溯系统”两年前已在宁波开始试点,到今年已经应用到了全市8家中心屠宰场和15家菜市场,全面管理生猪的来源、检疫检测、批发、销售等流通环节的全过程。此外,水产品、蔬菜、豆类制口、食用油、乳品、牛肉、家禽、蛋品、大米等九类食品的主要信息(包括供应商、运输方式、销售渠道等)也能通过溯源码查询到。
影响食品安全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环境的污染状况、农产品种植水平、食品加工方式、生产者的诚信度、消费者的理性态度以及政府的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需要政府、业界及消费者各方合作。宁波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负责人表示,“客观真实地向公众通报食品安全状况,是履行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需要,也有利于消除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心理。” 国家标准频道认为,食品生产源头,是风险最高的地方,但也同时是管理最为薄弱的地方。在生产分散的现实条件下,更需要将食品安全监管重心,向食品生产源头倾斜;信息透明原则是食品安全的最基本原则,一旦出现风险,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地做出判断,并向社会公布,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宁波市从食品的源头抓起,追本溯源,信息公开,它正在履行自己的责任。消费者和业界也需努力,以期食品能够真正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