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独家 >> 标准经纬 >> 正文
外国媒体:热议中国“热钱”打击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3    更新时间:2010/11/5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无论是“蒜你狠”,还是“豆你玩”、“糖高宗”,国际热钱的炒作,已经成为全国公众关心的话题之一。
    据了解,从2010年2月开始,在部分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组织开展了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并于10月28日对外通报已处罚的银行外汇违规案例,同时还通报了2月至10月间打击“热钱”专项行动中查处的案件数目和涉及资金数额。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以及德国北德意志州银行和香港东亚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均被点名并处罚。为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此番打击“热钱”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对此,外国媒体热议如潮,关心中国打击“热钱”的背后,更多的是对中国经济局势的估计、热钱炒作的环境分析和对本国利益得失“别有用心”的计较。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名为《美国印钞将加大亚洲热钱压力》的文章称,有关美国将开始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日益高涨。面对的两难局面进一步恶化,美方此举将导致亚太地区那些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既面临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同时又要担心资金流入激增、破坏本国经济的稳定。
    路透社10月28日报道中表示,对中国来说,中国人民银行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猛增1940亿美元,至此总外汇储备已达2.64万亿美元。而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高。并由此断定,中国境内各类资产的价格正酝酿新一轮上涨。在此大背景下,国外热钱已开始大规模地流入中国。
    IMF在最新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形势展望报告中说,大量资本正流入亚洲以寻求比欧洲和美国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而如果持续不断的资本流入与当地异常宽松的金融环境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稳定方面可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世界银行在近日发表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中警告,庞大的资金流入令股票市场、物业价格和其他资产价值受到刺激而飙升。热钱涌入,将造成资产泡沫危机,有关当局应慎防亚太区再次爆发类似1997年的金融风暴。

    由此可见,尽管观点不一,但众多报道的共同认知是一致的,那就是美国近期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对热钱流入亚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热钱涌入亚洲所带来的危险,国内的“热钱”监管与打击,就显得理所当然。众所周时,银行负有对境外资金流入进行监督、监控的职责。面对能引起本国经济动荡的“热钱”,谁也无法保证所有的国内商业银行不为利益所动,不会对对国家政策实施相关“对策”的行为。
    对此,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认为:“在境外资金流入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外管局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醒银行加强自律。虽然外管局的外汇管理条例非常严格,但各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执行力度不一致,此次查处的案例对其他业务也有警告作用。”
    对公众关注的“热钱”打击,国家标准频道认为:如果加大对市场“热钱”的打击,全球所有的热钱都会将以“中国繁荣”为借口来炒作大宗商品,大大增加中国制造的成本,特别是快速推高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循环推高中国通胀。
    只有让“热钱”炒作在中国成为非法,一旦被查处罚没,损失的不仅是作为利润的收益,更是资金庞大的本金。让罚没和奖励举报并行,通过公众的良知和不可否认的透明度,对其实施不可忽视的震慑,也许国际“热钱”才能真正的知难而退。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才能实施的更加顺利和有效。

文章录入:user8    责任编辑:user8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