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标准咨询,,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标标准,标准服务,标准信息,标准代译 标准频道已成为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标准咨询服务门户网站,提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全方位咨询服务。网站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同时,坚持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努力发展成为标准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发独具特色的信息处理方案和信息增值产品,为用户提供从数据、信息到实际生产贸易活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请选择: 国标首页 | 标准动态 | 标准公告 | 标准&商品 | WTO/TBT | 质量认证 | 标准论坛 | BBS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ChinaGB标准频道 >> 标准案例 >> 正文
胡立彪:别让小排量汽车太辛苦
作者:胡立彪    文章来源:中国质量报    点击数:1900    更新时间:2011/2/10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千辛万苦摇到一个号,谁还会去买辆三四万元的车?”北京首轮“摇号”购车申请结束后,一位进入12∶1指标配额的幸运者如是说。目前虽没见有人统计过其他那21万多位幸运儿都想购什么样的车,但依据“千辛万苦”的补偿心理及行为逻辑,他们中必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将此政策出台前的购车标准提高,体现为车型、排量和价格的升级。而那些被顺延到下次摇号等机会的人,在两三次甚至更多次辛苦之后,其“补偿”心理还会加剧,一旦拿到号要买车,那些低价位、小排量的车有可能就要被冷落了。

  于是,一些消费者摇号的“辛苦”,在他们实现自我“补偿”之后,就转移到小排量汽车生产厂商身上,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痛苦了。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所具有的示范意义,其治堵政策或可很快在全国范围内被效仿,而一旦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大城市也步北京后尘,那么一个可能的结果将是,与消费者购车“辛苦”范围扩大相随,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将进一步缩减,其生产厂商将会在更加窘迫的环境中忍受痛苦折磨。另外,根据预测,构成新增车辆消费群体半数以上的是二次购车人群,这部分人多数会将目光瞄准中高端汽车,因此小排量汽车今后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我们知道,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多以生产小排量汽车为主,因此毋庸置疑,治堵痛苦代价的大部分将转移到他们身上。雪上加霜的是,除了要为治堵付出一定的社会代价,此前曾享受过的短期政策好处也被一笔勾销了——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停止执行了;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政策也同时到期。迫于压力,小排量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小排量汽车只好逐渐退出一、二线市场,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寻求逼仄的生存空间。

  小排量汽车受排挤,自主品牌企业销量受影响从而生存艰难这倒还是个小问题,若大而言之,考虑到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就会产生更为深层的担忧了。一位业内知名专家尖锐地指出:鼓励节能减排和小排量汽车,应是一项长期国策,不应在政策层面出现太大的波动,更不应出现政策间的背离和冲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是,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这不仅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和保护环境,而且有利于培育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既然有这个不必论证的前提,那么在政策导向上就应该终始坚持这一点。治堵是必须的,但出台政策时要在代价和收益之间做好选择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当然,在中国当前市场条件下,小排量汽车要想走出困境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光凭政策支持甚至完全依赖于此显然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汽车厂家应该加大力度研发高品质的小排量车型,自主品牌更应加倍努力,改变“小型车即低质车”的尴尬现实。消费者也应该树立理性的汽车消费观念,不能盲目跟风,让节能环保的小排量车成为一种时尚。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节能环保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时代大背影下,就算现在遇到些困难和痛苦,但我们坚信,小排量车仍会在不远的未来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导。

文章录入:wml    责任编辑:w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介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栏目
    · 闪联标准晋级国际标准  · 高清标准战升级
    · 中外标准对垒刀片服务器  · 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 手机电视的标准之争  · 数字电视
    · 中国的3G之路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